目前分類:最新生活資訊醫療衛生新聞 (10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練美胸曲線 中醫教妳upup
Feb 6th 2013, 16:44

美麗的胸部曲線已成為現代美女的條件之一,很多女性也都很關注這項議題。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林曾翠霞醫師表示,許多愛美的女性都希望擁有美麗的胸部曲線,但卻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夠得到胸部美,建議女性朋友可以多做六式美胸操,不但經濟而且又相當實惠。

醫師指出,第一式,先在地上站好,然後讓雙手握起拳頭、放在胸旁,接著兩肘向後擺動,同時讓胸部向前挺出,這個動作可重複二十到三十次左右,有助於促使胸部肌肉結實、堅挺。

第二式,先坐著,姿勢應抬頭挺胸,然後雙手夾著一本書,同時置於胸前,兩手肘應向外張開,接著雙手臂向前伸直,胸部會有用力的感覺,這個動作可重複十到十五次左右,有助於避免胸部外擴。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第三式,雙手成合十的姿勢,然後讓兩手肘彎曲,然後下手臂盡量靠在一起,接著雙手向上慢慢地抬起,抬起停住約三秒後放下,這個動作可重複十到十五次左右,有助於強化胸部肌肉。

第四式,讓身體平躺下來,然後雙腳成屈膝狀,接著雙手都拿一瓶寶特瓶,開始進行左右伸展的動作,之後讓雙手向上慢慢地舉起,這個動作可重複二十次左右,有助於讓胸部集中。

第五式,在地上站好後雙手各握一瓶寶特瓶,開始進行左右伸展的動作,在伸展時應與肩膀平行,接著讓雙手向上慢慢舉起來,大概停住約三秒後放下,這個動作可重複二十次左右,有助於集中、托高胸部的曲線。

第六式,雙手交叉,然後互相握住兩邊上手臂,接著抬起來、向左右推擠,這時候胸部會有用力的感覺,這個動作可重複十到十五次左右,有助於集中、堅挺胸部。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服用維他命C預防感冒!?多吃無益恐傷身
Feb 7th 2013, 00:35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有服用維他命C的習慣嗎?小心多吃不但可能對身體無益,還可能造成身體危害;台南醫院小兒科醫師聶榮祖表示,許多民眾習慣服用維他命C,可望能預防感冒,但根據研究顯示,服用1000至2000毫克的維他命C,反而提高罹患白內障、腎結石,甚至膝關節炎等疾病的風險。
通常需要大量體力等勞動者,若每日攝取200毫克的維他命C,的確能有效降低罹患感冒的機率,但對一般人而言,其實無任何效果;聶榮祖醫師表示,其實要治療感冒,多喝水就可減少病毒附著在體內的黏膜,並幫助氣管內的痰咳出。
聶榮祖醫師進一步說明,除非在感冒前攝取足夠的維他命C,能幫助有效縮短感冒的發生時間,若以兒童約七天計算,則可約縮短一天,但其實平時只要多攝取蔬果,就可從中獲得足夠的維他命C,有效降低感冒發生率。
以100公克的蔬果為例,像是煮熟蔬菜約半碗、橘子一顆等,就含有30至40毫克的維他命C,民眾也不需額外再服用;聶榮祖說,許多坊間標榜維他命C的功效,甚至還能預防癌症等疾病,其實只要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飲食、運動等,就是預防感冒的不二法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年節暴飲暴食 當心痛風上身
Feb 7th 2013, 01:16

痛風也稱為「帝王病」,早期都以為是老年人的專利,不過,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以及不注意養生保健,「痛風年輕化」的問題日益嚴重。一名年僅16歲的高中生,即因腳的大拇指關節腫脹疼痛而求診,檢驗發現尿酸值飆升到7mg,在臨床上屬於少見病例。


痛風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以及不注意養生保健,「痛風年輕化」的問題日益嚴重。/>▲ 痛風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以及不注意養生保健,「痛風年輕化」的問題日益嚴重。

骨科醫師毛贊智表示,經過問診發現,這1名高中生體重超標,從小就很喜歡吃油炸食物,根據相關研究報告指出,尿酸結晶會在關節處囤積,並會產生連鎖發炎反應,如果再合併患者原本即有因過度攝取脂肪,而產生較多的自由脂肪酸,會更惡化發炎反應。

【痛風與飲食】

面對年節前尾牙趕攤,以及連接到春節連續假期,門診也發現有許多30多歲的上班族即因痛風來求診,經過檢驗,尿酸值都超標(正常值約6mg以下)。令人擔憂的是年節免不了圍爐大啖火鍋、大魚大肉,或開懷飲酒,加上宅在家打牌、看電視,明顯運動量減少,以及忽略適時補充水份,很容易誘發痛風。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年節飲食放縱 糖尿病患者小心血糖飆升
Feb 7th 2013, 01:57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年節將至,一不小心可能就攝取過多熱量,尤其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除了每天應按時測量血糖外,飲食上更要懂得忌口;台南衛生局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未能控制好熱量,可能會使血糖飆高,提高併發症的機率,不得輕忽嚴重性。
像是蛋黃、烏魚子、小魚干等過年菜色,因膽固醇含量高,應適量攝取,且最好能以紅棗、枸杞、當歸等藥材取代調味料、以新鮮食材取代臘肉、香腸等醃製品;衛生局補充,民眾在烹調上可多以蒸、烤等代替油炸,避免攝取過多油脂,造成身體負擔。
若是圍爐火鍋,則可透過清湯取代雞湯、肉湯等當做湯頭,且應多攝取蔬菜等食材,對身體較有益;衛生局說,過年聚餐喝酒也應酌量即可,糖尿病患者若血糖值在正常範圍內,每日最多不得超過兩份酒精,若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則不宜飲酒。
此外,糖尿病患者若處於空腹時,也不得飲酒,否則恐造成低血糖的現象;衛生局說,過年期間大魚大肉,糖尿病患者只要懂得控制飲食,且配合運動以及定時監測血糖,也能快樂過好年。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銀髮族4要4忌!快樂保健過好年
Feb 7th 2013, 02:00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銀髮族健康照護不可小覷。醫師提醒,春節期間老人家們更是要留意身體的保健,特別是要掌握「4要4忌」,同時親友更要留意、提醒周邊老年族群,讓快樂春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農曆春節將屆,長者的照護與健康,千萬不可輕忽。周邊親友的關心與提醒,能讓長者快樂過年。(攝影/黃志文)/>▲ 農曆春節將屆,長者的照護與健康,千萬不可輕忽。周邊親友的關心與提醒,能讓長者快樂過年。(攝影/黃志文)

嘉義基督教醫院老人醫學科白惠文醫師表示,老年族群因身體老化,以及好發心血管相關併發症,往往容易造成健康受到威脅。只要平日多留意,將可使意外傷害減至最低。

【照護4要】:

1.要防寒保暖:年節時期常是寒冷的天氣,特別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的意外,家中有老年人在走春出遊或拜訪親友時須特別注意防寒保暖,也避免在戶外待上過久的時間,以免受了風寒。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六大類食物 適量吃能減壓
Feb 7th 2013, 02:10

靠大吃大喝來發洩心中鬱悶情緒,不少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但是吃飽後只會讓人更感空虛,難以真正排解心中煩悶,如果要真的非靠吃東西才能紓壓,不妨選擇真正能讓精神放鬆、平靜心神的食物。美國《赫芬頓郵報》列出了6種能減低壓力的食物,達到真正的靠吃紓壓。


燕麥粥、柑橘類水果等都是可幫助抗壓的食物。(圖片/取材自美國《赫芬頓郵報》)/>▲ 燕麥粥、柑橘類水果等都是可幫助抗壓的食物。(圖片/取材自美國《赫芬頓郵報》)

1. 茶

不管是紅茶還是綠茶,茶葉中都含有一種叫做茶氨酸的物質,可以減少焦慮、鎮靜心神,還可增強體內抗病菌的T細胞,達到增進免疫力的效果。特別是紅茶,過去英國研究發現飲用紅茶可降低人體內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分泌情形,因此飲用茶會比咖啡更能降低壓力程度。

2. 黑巧克力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高糖高鹽高油 年節零食應限量
Feb 6th 2013, 04:46

拜年串門子、熬夜看電視,均免不了要吃些零食,然而零食不脫高糖、高鹽、高油的特性,營養師提醒,「限量」是避免攝取過量的做法,除了自我節制食用量,不妨多安排一些戶外活動,既可增加運動量,也可避免一坐下來就想配零食的習慣。


零食不脫高糖、高鹽、高油的特性,營養師提醒,「限量」是避免攝取過量的做法。(攝影/黃志文)/>▲ 零食不脫高糖、高鹽、高油的特性,營養師提醒,「限量」是避免攝取過量的做法。(攝影/黃志文)

高糖零食

主要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糕餅類居多,常見如鳳梨酥、沙其馬,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2個。此外,像牛奶糖、瑞士糖等糖果,碳水化合物比例同樣很高,尤其是糖尿病等需要控糖的患者,要更謹慎食用。

高鹽零食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年節大魚大肉壞「食」機 三低一高健康吃
Feb 6th 2013, 07:40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般傳統年菜大多是大魚大肉,烹調方式常為煎、炸,還有一些醃製菜、甜食點心等,常見的營養問題就是高油、高糖、高鹽、低纖維、飲食不均衡。成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賴慧珊就指出,心血管疾病病友的飲食控制,須注意少鹽、少油、少糖、多纖維、飲食均衡且不過量。然而,要如何烹調出健康年菜?營養師也提供大家一些小撇步。

記得三低一高,低鹽、低油、低糖和高纖維。少用加工食品,例如罐頭、肉乾、香腸、臘肉、醃漬品(榨菜、筍乾)等。少用調味品,其實只要食材新鮮就可避免過多調味料,可多使用天然香料,例如蔥、薑、蒜、香菜、紅棗、香菇、洋蔥等來增加食物香味。也可使用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水果的特殊酸味增加風味。沾醬如辣椒醬、豆瓣醬等含鹽量也很高,要特別注意。食材盡量選擇瘦肉,避免香腸、火腿、火鍋料等碎肉製品。選擇清淡少油的烹調法,像是清蒸、水煮、涼拌、滷、烤、燉等。享用年菜時記得去皮、去肥肉。還有核果類,開心果、花生、瓜子、核桃、腰果等,屬於油脂類,要適量食用。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應盡量選擇白開水、無糖茶類等,少吃甜點、零食。在年菜的設計中可加入蔬菜及水果,但不要以果汁取代新鮮水果,如此不但營養均衡,也增加纖維的攝取。

賴慧珊表示,這樣的烹煮方式,可讓年菜熱量較傳統年菜減少3成至5成,且可減少一半之鹽分攝取,油脂控制於30%以內,富含膳食纖維,讓您吃得美味又健康。

(圖片來源:成大醫院提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空汙嚴重 恐讓新生兒體重降
Feb 6th 2013, 06:05

(法新社華盛頓5日電) 國際研究報告今天表示,孕婦吸入車輛、暖氣和燃煤電廠排放的廢氣,可能增加寶寶出生時體重不足2500公克的風險。

研究報告發現,汙染程度愈高,寶寶出生時體重低的可能性也愈大。這份報告發表於美國「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也是截至目前調查空氣汙染和胎兒發育的最全面研究。

科學家分析來自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亞洲和澳洲的9國300多萬筆新生兒資料。大部分資料是在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晚期蒐集,部分資料蒐集時間則更早。

報告主要執筆人、巴塞隆納環境流行病研究中心(CREAL)的戴凡德(Payam Dadvand)說,新生兒體重低與多項嚴重健康問題有關,包括出生後幾週出現併發症或夭折的風險較高。

新生兒體重低於2500公克便稱為低出生體重兒。

共同研究人員伍德拉夫(Tracey Woodruff)說,汙染無所不在。

伍德拉夫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婦產科和生殖科學教授,她說:「重要的是,全球幾乎人人都暴露在這樣的空氣汙染之中。」

她說:「我們呼吸的空氣都有這些細如髮絲的微型粒子。」

但她也說,嚴格限制空氣汙染的國家,汙染物相對較少。

伍德拉夫說:「美國過去數十年的成果已顯示,降低汙染對身體和心靈健康的好處,遠大於抑制汙染的成本。這值得所有國家效法。」(譯者:中央社張詠晴)1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學者發現致胖菌 消除可減肥
Feb 6th 2013, 06:27

肥胖除了和基因有關,也和個人腸胃道內的微生物族群有關!研究發現,腸道中如果有較多的「致胖菌」就容易肥胖,只要減少「致胖菌」的數量,多攝取益生菌,讓腸道內好菌多於壞菌,就能有助於減肥。

台大生化科技學系潘子明教授研究團隊成員、助理教授蔡宗佑表示,過去研究發現,肥胖的老鼠和瘦的老鼠有著不一樣的腸道菌相,肥胖鼠的腸道中有較多的「厚壁菌」,也就是致胖菌,可能會促進脂肪分解,容易被腸道吸收,並增加對糖類、脂肪酸的吸收能力,容易導致肥胖。如果將這些胖老鼠體內菌種移給原本吃不胖的瘦老鼠,會讓這些小瘦鼠體重增加。

蔡宗佑說,他們透過研究和實驗,發現只要透過生活及飲食改善或者攝食益生菌,就可以有效減少腸道內的厚壁菌,進一步減少肥胖的發生。蔡宗佑說:「這個細菌為什麼會致胖,大概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它會分解食物中的一些成份,這種致胖菌是比較容易去分解食物中的膳食纖維或是脂肪,這些脂肪或膳食纖維被分解之後,就比較容易被我們的腸道吸收。」

蔡宗佑指出,腸道內的好菌和壞菌,就像蹺蹺板一樣,好菌多,壞菌就少,壞菌多,好菌就少,為了要體內的讓好菌多一點,有些人會選擇喝優酪乳,不過要注意優酪乳所含的糖份,不然反而容易喝下過多熱量,減重不成反而變發胖。

(責任主編:董媛瑜)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久坐打麻將 心肌梗塞恐上身
Feb 6th 2013, 06:15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快要過年了,許多人在過年期間,都喜歡和親人聊天吃零食打麻將,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雙和醫院復健科許雅雯醫師表示,久坐不運動,會影響血液循環,如果還一直吃高熱量的食物,更會影響身材。呼籲民眾過年的時候還是要記得多活動,讓自己健康不發胖。

許雅雯表示,尤其針對打麻將久坐不動的人,更應該在休息間多站起來活動,以不同的姿勢伸展肌肉,讓全身的血液循環可以變好,避免發生靜脈栓塞,減少發生中風和心肌梗塞的機會。如果反覆的運動,還可以達到增加熱量消耗的效果,讓身體不容易變胖。

許雅雯指出,每坐50到60分鐘就應該起來動一動,許多零食和飲料的熱量也很高,過年的時候不運動又一直吃,不但不健康,身材也很容易發胖。

不過許雅雯醫師強調,光靠簡單的動一動,減重的效果其實很有限,想要身材不走樣,還是要用足夠的時間做一些會流汗的運動才會有效。

(圖:雙和醫院提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春節保健康 醫:老人4要4忌
Feb 6th 2013, 09:34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6日電)春節家人團聚,老人家卻容易因勞累、情緒波動大、飲食失衡等影響健康,因此醫師提供老人4要4忌保健康。

嘉義基督教醫院老人醫學科醫師白惠文今天表示,春節期間也是老人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等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她提供4要4忌供老人保健參考。

白惠文表示,老人保健4要包括要防寒保暖、要保持愉悅、要飲食有節、要適當運動。

至於4忌則是忌飲酒過量、忌擅自停藥、忌疲勞熬夜、忌小病不治。

此外,嘉基感染科主任許國忠也提醒,每年9月至隔年2月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不論大人或小孩都要注意,尤其出入公共場所更要留意,以免染上流行性感冒。1020206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睡覺起來脖子卡卡 防落枕復發
Feb 6th 2013, 01:20

歲末年終是上班族加班趕工的高峰期,因為經常加班熬夜,以致近日睡眠品質不佳的人有增多的情況,有人一覺醒來,竟發現脖子疼痛難耐,感覺脖子「卡卡」,稍微一轉頭,就疼痛不堪,這就是俗稱的「落枕」。嚴重時,甚至影響整個肩膀與上半身轉動的能力,更麻煩的是有的人會重覆發生,感到困擾不已。


睡覺起來覺得脖子卡卡要注意,小心是落枕,勿隨便推拿。/>▲ 睡覺起來覺得脖子卡卡要注意,小心是落枕,勿隨便推拿。

【落枕成因】

骨科醫師蔣建中表示,落枕的成因是兩側肩頸斜放肌長時間使用,或受壓迫發炎,因為在睡眠時間內循環不佳所致。落枕有以下三種情況會發生:一是睡姿長期不良,睡覺時頸部受壓迫,引起肌肉收縮痙攣;二是熟睡時姿勢不良,或枕頭高低、軟硬不適,側臥時枕頭過低或過硬,體質虛弱或過度勞累的人;三是經常低頭的人,因頸項部的肌肉尤以胸鎖乳 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等長時間被牽張而導致勞損。


骨科醫師蔣建中表示,落枕有三種情況會發生,治療可先採取熱敷。(攝影/黃志文)/>▲ 骨科醫師蔣建中表示,落枕有三種情況會發生,治療可先採取熱敷。(攝影/黃志文)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高糖高鹽高油 年節零食應限量
Feb 6th 2013, 04:46

拜年串門子、熬夜看電視,均免不了要吃些零食,然而零食不脫高糖、高鹽、高油的特性,營養師提醒,「限量」是避免攝取過量的做法,除了自我節制食用量,不妨多安排一些戶外活動,既可增加運動量,也可避免一坐下來就想配零食的習慣。


零食不脫高糖、高鹽、高油的特性,營養師提醒,「限量」是避免攝取過量的做法。(攝影/黃志文)/>▲ 零食不脫高糖、高鹽、高油的特性,營養師提醒,「限量」是避免攝取過量的做法。(攝影/黃志文)

高糖零食

主要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糕餅類居多,常見如鳳梨酥、沙其馬,建議1天不要吃超過2個。此外,像牛奶糖、瑞士糖等糖果,碳水化合物比例同樣很高,尤其是糖尿病等需要控糖的患者,要更謹慎食用。

高鹽零食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耳朵紅腫發熱 竟是耳前廔管感染
Feb 6th 2013, 02:50

外出旅遊時,如果突然感覺皮膚紅腫發熱,多數人會以為被蚊蟲叮咬所致,只要擦藥或以抗生素治療即可,不過若紅腫部位出現在耳朵,小心可能是先天遺傳性的「耳前廔管」,輕則會因細菌感染而腫脹,嚴重時可能造成耳軟骨炎導致耳廓變形。


耳前廔管為常見的先天遺傳性耳廓融合不完全症狀,可能引發細菌感染,嚴重時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或耳軟骨炎。圖中男孩非新聞主角。/>▲ 耳前廔管為常見的先天遺傳性耳廓融合不完全症狀,可能引發細菌感染,嚴重時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或耳軟骨炎。圖中男孩非新聞主角。

今年5歲的豪豪,在一次家庭旅行後體溫高達38.3℃,喉嚨輕微發炎,耳朵也有紅腫發熱的現象,誤以為是被蚊蟲叮咬所致,故以退燒藥和抗生素治療,但不舒服的情況並沒有因此獲得緩解,耳朵上紅腫面積反而擴大為2x2平方公分,且患部刺痛感越來越嚴重,經整形外科醫師檢查,認為沒有皮疹、肌肉酸痛、咳嗽有痰、嘔吐或腹瀉等情況,因此判斷為耳前廔管後,立刻進行清創和切除手術,避免細菌持續滋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吳曉舒說明,耳前廔管為常見的先天遺傳性耳廓融合不完全,通常為單側,少部份都會形成雙側耳前廔管。耳前廔管外觀看起來只有一個小洞,平常只會有一些皮脂分泌、上皮細胞脫落的皮屑或乳白色有異味的分泌物,不會造成患者生活上極大的不便。但是,若廔管遭上皮分泌物、皮屑阻塞或內部細菌感染,將會造成腫脹、膿瘍,甚至產生蜂窩組織炎,更嚴重的會造成耳殼的耳軟骨炎,導致耳廓變形。

吳曉舒醫師表示,小小的耳前廔管內部構造變化多端,有時會呈現像樹枝的散開狀,而且耳前廔管向下延伸的深度與方向也不一定,對顏面的影響程度也不一定,雖然耳前廔管平時並不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但為避免細菌感染的風險,建議還是及早尋求專業醫師的醫療和治療。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腰帶越緊壽命越短?鮪魚肚成幕後殺手
Feb 6th 2013, 03:40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古人云,腰帶越長壽命越短。意思是說,腰圍越粗的人,通常壽命越短。如今,現代肥胖醫學已經證實,腰圍跟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將腰圍納為診斷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台灣國民健康局也以成年男性腰圍90公分(36腰),女性80公分(30腰)為標準,超過標準者,罹患心臟病風險比一般人增加1.4倍。中醫師廖婉絨指出,肥胖是健康的殺手,千萬不要輕忽肥胖的危險性!呼籲大肚男和小腹婆們要厲行減肥,消除腹部脂肪找回健康,以免爆發心血管致命危機。

廖婉絨表示,中醫認為長期臟腑功能失調,會產生水濕、痰濁、血瘀等『病理產物』,累積在體內會形成『膏脂』,也就是『脂肪』。尤其腰圍中廣者,內臟囤積過多脂肪,使脈絡壅塞不通,進一步導致身體各器官病變,代謝性及心血管疾病接踵而至。一名38歲的陳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超過80公斤,雖然身材中廣卻不以為意,從沒有想過要減肥。直到公司例行性健檢後,報告出來一堆紅字,查出已罹患了高血脂、高尿酸和高血壓,肝功能指數也出現異常,才急忙被老婆強拉到診所看診。

廖婉絨說,經診斷後陳先生屬於「痰濁血瘀」型肥胖體質,治療上著重於「袪痰化濁」、「活血去瘀」,選用白芥子、萊菔子、半夏、陳皮等中藥袪痰;以山楂、丹參、三七、川芎等中藥活血化瘀,配合『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的健康飲食,經過90天的努力,陳先生的體重從82.6公斤減到68.5公斤,整整甩掉14公斤,腰圍也從38腰減為32腰,達到標準範圍。減掉『脂肪』的陳先生,腰上繫的皮帶前進了三大格,瘦下來之後精神變好,氣色紅潤,再次至醫院做體檢,報告全部過關,血壓、血脂、尿酸、肝指數通通恢復正常。

廖婉絨表示,像陳先生一樣,許多男性對肥胖不以為意,自認為只是身材欠佳,缺乏減重動機,放任腰圍越來越粗。事實上,相當多研究證實,腰圍愈粗,壽命愈短;如果消除腹部肥胖,減輕體重,血壓、膽固醇、血糖等均可下降,大大減低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危險。
(圖/廖婉絨中醫師提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盲患福音 仿生眼可望在美上市
Feb 6th 2013, 03:35

(法新社華盛頓5日電) 歷經多年研究,生物電子眼(bionic eye,也稱仿生眼)可望通過美國核可,為世界各地盲人帶來希望。

第二視覺醫療器材公司(Second Sight MedicalProducts)研發的「阿格斯第2代人工視網膜系統」(Argus II Retinal Prosthesis System),已幫助超過60名患者恢復部分視力,不過恢復程度不一。

阿格斯第2代人工視網膜由60個植入視網膜的電極與1副裝有特製迷你相機的眼鏡所構成,這項醫材已獲歐洲監管機關核可,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預料不久將跟進。

位於加州的第二視覺醫療器材公司業務發展副總裁梅區(Brian Mech)說:「這將是首先在全球上市的仿生眼,在歐洲第一,在美國也第一。」

阿格斯第2代人工視網膜的受惠對象是視網膜色素變性(RP)患者,這種罕見遺傳疾病會導致視網膜光接受器退化,美國約有10萬名患者。

梅區告訴法新社:「仿生眼的作用就是取代光接受器的功能。」

臨床試驗對象為30名年齡28歲至77歲的全盲患者,梅區說效果因人而異。

梅區說:「有些患者僅回復一點點視力,但有些人卻有不可思議的成效,像是閱讀報紙標題。」部分患者甚至能看到顏色。

梅區表示,阿格斯第2代人工視網膜已在歐洲多國上市,售價為7萬3000歐元(9萬9120美元),美國地區售價未定,但可能會比歐洲貴。(譯者:中央社陳怡君)1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流感恐進入高峰期 民眾不得輕忽
Feb 6th 2013, 07:56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流行性感冒會出現包括急性發燒、頭痛、咳嗽或全身肌肉痠痛等全身性症狀,尤其進入冬天更容易好發流行;嘉義長庚醫院一般內科暨腎臟科醫師張弘育指出,因流感的傳染力較強,通常會持續好發至1、2月不等,因此民眾更不得掉以輕心。
除了全身性症狀外,流行性感冒還可能會引發嚴重併發症,部分可能是因病毒本身引起,部分則是繼發性細菌感染等;張弘育說,尤其像老年人、嬰幼兒、或代謝性疾病等免疫力較差的民眾都為高危險族群,若未能積極治療,死亡率恐遠高於一般性感冒。
因此,預防勝於治療,民眾應提早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種,尤其高危險族群或長期處於較易快速傳染地方的民眾;張弘育補充,除了打疫苗外,平時也應多注重保健,且攝取均衡營養,保持適當運動等,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也可有效對抗病毒的侵襲。
為避免過年期間,流感疫情擴散導致民眾需急診就醫,許多醫院內科門診皆有加開門診時間,民眾可妥善利用;張弘育說,通常發病期間,會給予服用抗病毒藥,幫助減緩症狀,建議民眾若有類似感冒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治療,以免使病情加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紅白血球數字異常 未必是癌
Feb 5th 2013, 16:18

白血球或紅血球數字異常不一定是癌症。陽明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黃俊登表示,白血球異常增生大多肇因細菌性感染、使用類固醇或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等,氣喘、藥物過敏、皮膚過敏、寄生蟲感染、自體免疫性疾病可能會造成嗜酸性白血球增多;血球過多常導致血液黏稠,血管栓塞。

醫師指出,骨髓造血出問題導致血球數異常並不常見,可簡單分成急性、慢性白血病與骨髓增生性腫瘤,另如淋巴癌等也可能導致白血球增多。

骨髓增生性腫瘤是以造血增加為表現,如真性紅血球增多症以紅血球及血紅數上升為主,也可同時合併白血球與血小板上升。

醫師指出,不論是白血球過高造成的白血球滯留,紅血球過多造成的血液高度黏稠症候群,或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都會增加血管栓塞的風險,如腦中風、肺栓塞或靜脈梗塞等,一定要尋求醫療協助,否則可能會有致命危險。

造成紅血球增多與血紅素上升,則可見於慢性肺病、腫瘤、呼吸中止症候群、居住於高海拔或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形。缺鐵性貧血、感染、慢性發炎、腫瘤或脾臟切除等,可造成反應性血小增多症。對於血球異常增生,醫師提醒須找出背後真正病因加以治療。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高瑜蔓表示,白血球數量是身體健康的指標之一,若是抽血得知白血球數量過高,又有發燒的症狀,就能研判身體某個部位可能有感染反應,必須給予適當的醫療,但若是沒有發炎反應或發燒,就必須檢查分類白血球,血液中的白血球都是成熟白血球,若檢查出多量的未成熟白血球,就可能進一步檢查是否罹患血癌。

高瑜蔓接著說,紅血球是攜帶氧氣到個人體各處的重要細胞,但絕對不是數量多就比較健康,必須要考量到紅血球的體積和質量,若是紅血球體積小,內含的血紅素的品質不好,就容易造成地中海型貧血等病,但若是身體缺乏葉酸、維生素等養分,雖然紅血球的體積較大,但血紅素品質不良,所能攜帶的氧氣也有限,依然會有貧血可能。

高瑜蔓補充,脾臟和腎臟都是人體的代謝器官,但若脾臟切除與肝功能不良民眾,紅血球數量可能過高致血液變濃稠,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若累積在冠狀動脈,就有可能引發心臟病。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五旬男背痠痛 罕見食道大轉彎
Feb 5th 2013, 16:18

五十四歲游姓男子背痛痛到貼滿痠痛藥膏都無效,X光檢查發現從喉嚨垂直通到胃的食道竟然大轉彎!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吳政元主任發現這起罕見「食道下段胃腸道基質瘤」,經手術剝離腫瘤與食道,搭配標靶藥物治療,追蹤半年,復原情況良好。

吳政元說,台灣每百萬人約廿人罹患「胃腸道基質瘤」(簡稱GIST),多數會長在胃、腸,長在食道只占其中不到百分之五,確實非常罕見。吳政元主任行醫近卅年,碰不到三個類似游姓男子的個案!尤其游姓男子腫瘤大於十公分,他查閱世界醫學文獻,幾乎鮮有病例紀錄。

游姓男子得知是罕見腫瘤作怪,大到壓迫食道造成食道變形彎曲,覺得不可思議;能夠順利除掉更覺幸運!因為早在兩年前,吃飯會「卡」在食道,就改成湯泡飯,由於不會疼痛,體重也沒有減輕,就沒特別在意,直到呼吸急促、腹部脹氣、背部劇烈痠痛,痛到背部貼滿涼涼的痠痛藥布還是沒改善,「尤其工作疲勞時,心臟就像被什麼東西壓迫住。」

游姓男子說,他也去看坊間心臟科診所,服藥兩個星期未見起色,才在親友勸告之下求診臺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王駿丞醫師轉介胸腔外科吳政元主任,終於確診。

吳政元主任以「食道黏膜外腫瘤切除術」搭配標靶藥物治療,追蹤半年,游姓男子的復原情況良好。吳政元主任說,手術有相當危險,卻也不得不做。因為腫瘤長在食道肌肉層上,大小就像一顆心臟(相當於游姓男子的拳頭大),隨著腫瘤長大,向外影響到肺臟伸展空間,因此會呼吸急促、喘,疼痛也反射到背部,向內則壓迫到食道,所以游男吞不下較硬的食物,米飯也得泡湯吃。

吳醫師解釋,食道位於後縱膈腔,縱膈腔是兩側胸腔與肺部之間的結構,游姓子的胃腸道基質瘤幾乎填滿後縱膈腔下段;而食道結構從內到外,依序是黏膜層、肌肉層、結締組織,吳政元說,手術要剝離食道肌肉層十多公分大小的腫瘤,還必須維持薄如紙張的食道黏膜層完整,避免食道破裂,真的要很小心,否則食道裡頭的胃液或是食物殘渣漏出,很可能感染縱膈腔,嚴重會敗血症、死亡。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