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最新生活資訊醫療衛生新聞 (10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研究:已婚者心臟 較健康
Feb 5th 2013, 08:17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芬蘭研究指出,未婚族群發生心臟病致死的比例,相較有伴侶的已婚族群來得高!專家認為,飲食較健康與人際關係較健全,是婚姻對於人類健康的最佳貢獻。

芬蘭土爾庫大學醫院觀察一萬五千多位35歲以上民眾,在十年的研究期間發現,曾出現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ACS)的人,其中有一半的人病發後28天內死亡,當進一步觀察後發現,而未婚男性族群有心臟病問題機率,較已婚男性增加了66%,未婚女性機率也提高65%,28天內死亡的比例,未婚男性也較已婚者增加1.68倍,未婚女性增加比例也有1.75倍。

研究者樂敏陶絲塔表示,「婚姻降低了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以及可能死亡的風險,不管年紀或性別皆然。」她補充說,單身或是未婚者罹患心臟病風險不僅較高,死亡風險較高之成因大多在到院前就已出現,與醫院施予的治療方法較無相關。

研究者認為,結婚的好處在於雙方之收入增加、飲食較健康與擁有健全的人際關係支援有關。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助理教授凱培爾也表示,「夫妻兩人會互相關心對方的健康,這對維持健康的身體很重要;病人若自己能多關注自己健康,對自己的好處不言可喻。」

稍早美國一項研究結果也指出,結婚的人活比較久,特別在中年尚未結婚的人,早死的機率更是已婚人士的三倍。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期刊。

圖說:芬蘭研究指出,結婚可以降低心臟病問題產生。(photo by Hades Bane in Flickr)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今年首例 腸病毒重症出現
Feb 5th 2013, 09:57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天(5)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的腸病毒重症個案,個案是一名居住在北部1歲4個月大的女童,曾經出現發燒、抽搐、意識不清和呼吸衰竭等腸病毒重症病徵,所幸經過醫院治療之後,已經康復出院。疾管局表示,臺灣氣候適合腸病毒的傳播,全年都有感染機會,民眾不可以掉以輕心,除了必須要落實正確勤洗手和生病在家休息的預防方法,而且當有腸病毒重症前兆時,也要立即到大醫院接受治療,才可以遠離腸病毒重症的威脅。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大掃除 預防腰痠背痛、勞動傷害
Feb 4th 2013, 16:04

過年大掃除後,許多人感到身體痠痛,北市衛生局指出,透過簡單的工具,減少身體過度伸展、腰部用力,以弓箭步代替彎腰,都能使大掃除變得輕鬆、遠離痠痛又有效率。

家事達人陳映如提供3招輕鬆省力做家事的方法,首先利用衣架和不用的襪子,自製除塵棒清理高處的灰塵;再來用牙刷和衣架製成清潔棒,方便清理家中縫隙及死角;利用具伸縮功能之除塵拖把,調整其高度,可以清潔不同的地方。如此一來,不僅清潔變簡單,也達到環保目的。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副處長歐佳齡指出,年終大掃除常需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重複同一動作及過度勞動,尤其有肌肉骨骼舊疾或經常需站立、搬運重物及執行頻繁家事等之民眾,可能因為大掃除不正確的姿勢或不當的施力,增加了肩頸酸痛、腕道症候群或網球肘及下背痛,甚至脊椎受傷等問題。

衛生局建議清掃前先做1-5分鐘暖身操,善用清潔工具,掃帚、拖把柄不要太短,清理高處減少抬頭時間,避免手臂過度用力;搬運重物彎膝不彎腰,把物品靠近身體,使用腳力起身,太重物品不要一次搬;不要集中在1-2天內密集清掃,並適度的休息讓身體組織有修復的機會。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年輕退化性關節炎患 天冷求診者增
Feb 4th 2013, 16:04

二十七歲的李姓電線維修員,每天拿著梯子爬上爬下,最近天氣老是冷冷熱熱,他一早起床,左膝蓋常出現陣陣刺痛,吃止痛藥也不見改善,只好到醫院骨科求診,診斷為創傷型膝關節退化伴隨前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破裂。

署立雙和醫院骨科林哲立醫師表示,最近天氣變化大,門診中年輕人因膝關節炎來求診人數也激增兩成;當天氣由晴轉陰或氣溫突然降低,患者人數就明顯增加,尤其是平常工作時關節須大量承受重量的病人,症狀會特別明顯,此時關節就像氣象台,馬上出現腫脹、發炎、疼痛等症狀,即使休息或服用止痛藥,情況還是沒有好轉。

林哲立醫師表示,李先生目前已接受關節鏡手術重建前十字韌帶,並修補半月軟骨,至於軟骨磨損方面,先以打洞手術促使纖維軟骨增生,不過仍有部分患者無法改善膝蓋疼痛,這時會考慮進行軟骨移植或使用幹細胞療法,以促使軟骨再生。

林哲立醫師建議,膝關節退化的患者應該盡量少爬樓梯、爬山,並減少蹲、跪動作;出現關節疼痛不止,第一要務是好好休息。臨床上常見許多人不讓膝蓋多休息,只是拼命吃止痛藥,或到坊間進行民俗療法,這樣很容易造成關節二度傷害,有問題還是要請教醫師,以防病情退化。

年輕人膝蓋受傷、不舒服一定要接受治療,否則膝蓋會退化得很快。林哲立表示,曾看過一些籃球好手打球時韌帶斷掉、半月軟骨破掉,卻沒有好好治療、休養,結果膝蓋變得很不穩定,到了中壯,膝蓋軟骨嚴重磨損,膝蓋年齡就像六十多歲老人一般。

林醫師指出,臨床上也常看到中壯年人卻以為自己的身體還像二十多歲年輕人,發狠打球,結果用力不當引起前十字韌帶斷裂、阿基里斯腱斷裂。建議這類族群盡量少參與高競爭性運動,可以多慢跑、競走等,以免韌帶、關節受嚴重傷害。

林哲立醫師說指出,年輕型膝關節退化屬於次發性關節炎,多為創傷引起,造成膝關節骨折、半月板破裂或前十字韌帶斷掉等問題外,少數人天生基因遺傳也會讓關節軟骨容易受損,提前退化。而代謝性疾病、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軟骨下骨頭缺血性壞死或感染而引起關節軟骨的破壞,也會引起退化性關節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尾牙拚場 超級業務尿酸猛飆
Feb 4th 2013, 21:30

中國時報【馮惠宜╱台中報導】

40歲的超級業務員林先生,近來因頻頻參加客戶尾牙,大魚大肉加上拚酒,連吃3場就痛風發作,痛到不能走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科主任魏正宗指出,每年尾牙年節過後都是高尿酸血症病患痛風發作旺季,門急診至少暴增5成這類病患。

這名超級業務員已有10年痛風病史,每年總要發作2到3次,雖然知道自己尿酸過高,每每都是痛到不行才吃止痛藥,未定期服用降尿酸藥物,最近尾牙旺季,他天天參加客戶尾牙宴,大魚大肉加上拚酒,日前睡到半夜突然腳趾刺痛,清晨醒來已痛到不能走路,只好到醫院掛病號,檢驗尿酸值已飆到10mg/dl(正常值為6~7mg/dl)。

魏正宗指出,天氣驟冷、吃過多動物性高嘌呤食物以及喝酒都會加速尿酸形成,因而每每尾牙季節,痛風病患就暴增5成,他呼籲有高尿酸血症病患飲食上要忌酒,並少碰高脂肪類食物、動物內臟以及高湯,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

魏正宗說,根據統計中高齡民眾有20%有高尿酸血症,其中僅1至2成患者合併痛風症狀,但美墨醫療團隊最新研究已證實,高尿酸血症患者容易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腎功能不全,值得注意的是其死亡率死亡率相較同齡健康民眾高出2.37倍,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如心衰竭或心肌梗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名人疾病-早期腎癌無症狀 超音波可篩檢
Feb 4th 2013, 21:30

中國時報【黃天如╱台北報導】

早年有「民歌王子」之稱的藝人潘安邦因腎臟癌驟逝,醫師表示,腎臟癌在東方人的盛行率雖然不高,但因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多數患者反而是在接受超音波檢查追蹤B型肝炎時意外發現罹病。所以,定期接受涵蓋肝、膽、腎在內的腹部超音波檢查,非常重要。

亞東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彭渝森表示,腎臟癌一般又可分為腎細胞癌及腎過度表皮細胞癌兩種,前者沒有特定的危險族群或危險因子,後者則以腎功能不佳的洗腎患者為大宗,罹病率是一般人的80到100倍。

所幸東方人腎臟癌的整體盛行率並不高,因此,雖然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國家,目前長期洗腎人口已達7萬人,但每年新增腎臟癌患者只有約5、600人,並未擠入國人10大癌症之列。

彭渝森說,腎臟癌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早期幾乎沒有症狀,部分患者雖會出現血尿,但因多無疼痛感,很容易被忽略;等到患者有腰痛等不適時,癌細胞多以由腎臟轉移到肺部等遠端器官,甚至已侵犯至脊椎神經,此時已屬預後不佳的腎臟癌晚期。

因此,要對抗腎臟癌就要從預防著手,尤其不要抽菸,更不要濫服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另外,40歲以上男性或洗腎患者都屬高危險群,一旦出現血尿,務必就醫接受超音波、電腦斷層及尿液細胞學3合1檢查,若均為陰性,建議再作膀胱鏡確診。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輕忽,換來終生遺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罕見腫瘤 竟壓迫食道大轉彎
Feb 5th 2013, 01:55

五十四歲游先生背痛痛到貼滿痠痛藥膏都無效,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從喉嚨垂直通到胃的食道竟然大轉彎!成為一個鐮刀狀,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吳政元主任指出,患者罹患「食道下段胃腸道基質瘤」,腫瘤大於十公分,經手術剝離腫瘤跟食道,搭配標靶藥物治療,才讓情況改善。

(張文祿報導)

游先生說,早在兩年前,吃飯會「卡」在食道,用餐就改成湯泡飯,由於不會疼痛,體重也沒有減輕,就沒特別在意。一直到呼吸急促、腹部脹氣、背部劇烈痠痛,痛到背部貼滿涼涼的痠痛藥布還是沒改善,「尤其工作疲勞時,心臟就像被什麼東西壓迫住。」游先生說,他曾就醫但未見起色。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政元說,台灣每百萬人約有二十人罹患「胃腸道基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簡稱GIST),多數會長在胃、腸,在食道位置只占其中不到百分之五,這起案例確實非常罕見。行醫三十年,碰不到三個類似游先生的個案!尤其,游先生腫瘤大於十公分,他查閱世界醫學文獻,幾乎沒有這樣的記錄。

吳政元主任說,手術要避免食道破裂,危險性高,卻也不得不做。因為腫瘤長在游先生的食道肌肉層上,大小就像一顆心臟,隨著腫瘤長大,影響肺臟,疼痛也反射到背部,向內則壓迫到食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腳抽筋上身 5招緩解少復發
Feb 5th 2013, 01:00

趕辦年貨鄉送禮忙到忘記補充水份、熬夜加班太疲勞、運動前缺乏熱身,有以上情況的人,小心容易出現「腳抽筋」症狀!也就是肌肉會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現象,造成肌肉僵硬、痙攣、劇烈疼痛,可能伴隨有肌肉緊張或抽搐的感覺,臉上會不自主露出痛苦掙扎的表情。醫師提醒,碰到此情況,千萬別太緊張,造成肌肉緊繃,反而要放鬆肌肉,才不會反覆發作。(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腳抽筋時,肌肉會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造成肌肉僵硬、痙攣、劇烈疼痛。(攝影/黃志文)/>▲ 腳抽筋時,肌肉會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造成肌肉僵硬、痙攣、劇烈疼痛。(攝影/黃志文)

曾有研究報告指出,45歲以上的人每7人就有1人曾經有腳抽筋的經驗。而65歲以上老年人,有高達一半的人有過腳抽筋的不舒服經驗,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多。正值發育期的青少年也發生腳抽筋;而晚上是腳抽筋好發的時段。

【腳抽筋成因】

骨科醫師蔣建中表示,抽筋可能是因肌肉過於疲勞、低血鉀、含鈣量不足、劇烈出汗脫水、環境溫度過低、肌肉協調不良、無適當暖身運動等因素所產生。其實腳抽筋可簡單分成兩大族群,其一是40歲以下的人,由於天氣寒冷,加上運動前熱身不足,或過度運動、疲累、血液循環不足,以及平時忘記補充水份,於是容易出現腳抽筋。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年輕退化性關節炎患 天冷求診者增
Feb 4th 2013, 16:04

二十七歲的李姓電線維修員,每天拿著梯子爬上爬下,最近天氣老是冷冷熱熱,他一早起床,左膝蓋常出現陣陣刺痛,吃止痛藥也不見改善,只好到醫院骨科求診,診斷為創傷型膝關節退化伴隨前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破裂。

署立雙和醫院骨科林哲立醫師表示,最近天氣變化大,門診中年輕人因膝關節炎來求診人數也激增兩成;當天氣由晴轉陰或氣溫突然降低,患者人數就明顯增加,尤其是平常工作時關節須大量承受重量的病人,症狀會特別明顯,此時關節就像氣象台,馬上出現腫脹、發炎、疼痛等症狀,即使休息或服用止痛藥,情況還是沒有好轉。

林哲立醫師表示,李先生目前已接受關節鏡手術重建前十字韌帶,並修補半月軟骨,至於軟骨磨損方面,先以打洞手術促使纖維軟骨增生,不過仍有部分患者無法改善膝蓋疼痛,這時會考慮進行軟骨移植或使用幹細胞療法,以促使軟骨再生。

林哲立醫師建議,膝關節退化的患者應該盡量少爬樓梯、爬山,並減少蹲、跪動作;出現關節疼痛不止,第一要務是好好休息。臨床上常見許多人不讓膝蓋多休息,只是拼命吃止痛藥,或到坊間進行民俗療法,這樣很容易造成關節二度傷害,有問題還是要請教醫師,以防病情退化。

年輕人膝蓋受傷、不舒服一定要接受治療,否則膝蓋會退化得很快。林哲立表示,曾看過一些籃球好手打球時韌帶斷掉、半月軟骨破掉,卻沒有好好治療、休養,結果膝蓋變得很不穩定,到了中壯,膝蓋軟骨嚴重磨損,膝蓋年齡就像六十多歲老人一般。

林醫師指出,臨床上也常看到中壯年人卻以為自己的身體還像二十多歲年輕人,發狠打球,結果用力不當引起前十字韌帶斷裂、阿基里斯腱斷裂。建議這類族群盡量少參與高競爭性運動,可以多慢跑、競走等,以免韌帶、關節受嚴重傷害。

林哲立醫師說指出,年輕型膝關節退化屬於次發性關節炎,多為創傷引起,造成膝關節骨折、半月板破裂或前十字韌帶斷掉等問題外,少數人天生基因遺傳也會讓關節軟骨容易受損,提前退化。而代謝性疾病、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軟骨下骨頭缺血性壞死或感染而引起關節軟骨的破壞,也會引起退化性關節炎。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春節就醫╱急診不打烊 除夕部分門診
Feb 4th 2013, 20:30

9家大型醫院 初五起逐漸恢復正常運作

〔自由時報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農曆春節連假長達九天,慢性病患者該備妥的藥份如有不夠,要快點回診拿藥!而各醫院春節門急診時間表也出爐,幾乎各大醫院白天都還有提供部分科別門診,而年初五開始,各醫院才逐漸恢復正常門急診。

花蓮縣九家區域級以上醫院,春節九天連假仍有醫護人員犧牲假期,替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其中,急診二十四小時照常服務,一般門診各醫院作法不同。

假期首日為除夕,花蓮北區四家大醫院都有門診,花蓮慈濟醫院白天內、外、兒科門診照常,門諾醫院除夕上午有內、外、婦、兒、家醫科門診,署立花蓮醫院除夕上午提供內、外科門診,國軍花蓮總醫院上午各科門診照常;中區的鳳林榮民醫院除夕上午仍有一般門診;南區的玉里慈濟醫院白天也有內、外科門診,但無小兒科診。

年初一(二月十日)禮拜天,花蓮只有四家醫院提供門診服務,北區花蓮慈濟醫院初一上午有內、外、兒科門診,中區鳳林榮民醫院上午有一般科門診;南區玉里慈濟醫院包括白天、夜間均提供家醫科門診;署立玉里醫院上午開精神科門診。

大年初二,包括花蓮慈濟、署立花蓮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鳳林榮民醫院、署花豐濱分院、玉里榮民醫院、玉里慈濟醫院等七家醫院上午都有內、外科門診,花蓮慈濟另加開兒科診,玉里榮民醫院加開婦科、兒科診,玉里慈濟有家醫科、牙科診,但初二下午只剩花蓮慈濟、署花、玉里榮民醫院、玉里慈濟醫院還有門診。

大年初三這天,九家大醫院上午都有門診,下午只有國軍花蓮總醫院、鳳榮、玉榮沒有門診,但急診照常。

年初四、初五兩天,慈濟醫院、門諾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鳳林榮民醫院、玉里榮民醫院、玉里慈濟醫院,上午都恢復正常門診,下午只有鳳榮、署花豐濱分院沒有看診,但仍有急診。

初六起各大醫院紛紛恢復全天的正常門診,但鳳林榮民醫院下午只有急診;年初七鳳榮、署花豐濱分院只有急診,初八這天因適逢週日,各醫院比照平常假日為門診休診,初九起恢復正常。

花蓮縣衛生局局長徐祥明說,春節常見的疾病包括腸胃炎、感冒、車禍及鞭炮炸傷,提醒民眾出外、飲食多注意,不要暴飲暴食;而春節期間南北交通頻繁,也會加速感冒病毒傳播,提醒大小朋友加強衛生習慣,感冒者戴口罩更是基本禮貌,以免把病毒當「伴手禮」送給親友,各大醫院詳細門診表可上衛生局網站www.hlshb.gov.tw/查詢。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年節圍爐出遊別大意 諾羅病毒仍需防疫
Feb 5th 2013, 03:20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冬季與初春是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時期,依據疾病管制局歷年疫情監視資料顯示,病毒性腸胃炎是春節假期急診次數較高的疾病,今年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疫情又較往年嚴峻,疾管局呼籲民眾切勿輕忽。

諾羅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對於環境及消毒藥品也具有較高的抵抗力,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攝食受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傳染,也可能經由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該病原造成的群聚事件與飲食暴露關係密切,如群體共同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罹病的餐飲從業人員於食品調理過程造成污染。

提醒民眾,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拜年請以拱手取代握手;民眾用餐圍爐時,注意安全的食材來源,生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汙染,且應以熟食、熱食為主,並避免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材,生病的家人亦應避免參與料理食物,以減少病毒污染食物的機會。

疾管局再次呼籲,9天春節連續假期,民眾出外拜年及遊玩時,應特別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以防遭受感染。如有出現水瀉和嘔吐等疑似病毒性腸胃炎症狀時,應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外出訪友、拜年,以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若有需要,可使用較高濃度的漂白水處理環境,以去除其傳播能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尾牙連番拚場 超級業務員尿酸猛飆
Feb 4th 2013, 21:30

中國時報【馮惠宜╱台中報導】

40歲的超級業務員林先生,近來因頻頻參加客戶尾牙,大魚大肉加上拚酒,連吃3場就痛風發作,痛到不能走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科主任魏正宗指出,每年尾牙年節過後都是高尿酸血症病患痛風發作旺季,門急診至少暴增5成這類病患。

這名超級業務員已有10年痛風病史,每年總要發作2到3次,雖然知道自己尿酸過高,每每都是痛到不行才吃止痛藥,未定期服用降尿酸藥物,最近尾牙旺季,他天天參加客戶尾牙宴,大魚大肉加上拚酒,日前睡到半夜突然腳趾刺痛,清晨醒來已痛到不能走路,只好到醫院掛病號,檢驗尿酸值已飆到10mg/dl(正常值為6~7mg/dl)。

魏正宗指出,天氣驟冷、吃過多動物性高嘌呤食物以及喝酒都會加速尿酸形成,因而每每尾牙季節,痛風病患就暴增5成,他呼籲有高尿酸血症病患飲食上要忌酒,並少碰高脂肪類食物、動物內臟以及高湯,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

魏正宗說,根據統計中高齡民眾有20%有高尿酸血症,其中僅1至2成患者合併痛風症狀,但美墨醫療團隊最新研究已證實,高尿酸血症患者容易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腎功能不全,值得注意的是其死亡率死亡率相較同齡健康民眾高出2.37倍,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如心衰竭或心肌梗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補鈣補過頭 男性恐增心血管風險
Feb 5th 2013, 03:56

鈣質是固骨本很重要的元素,中年過後體內鈣質逐漸流失,補充鈣質變成很重要的營養要素,然而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勿補過頭,太多的鈣質反而傷身。過去國外研究就曾發現攝取過多鈣,心肌梗塞風險機率提高9成,而美國最新研究再度發現,補過多鈣質,會讓中年男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比例增高約2成。


補充保健食品也要注意劑量,研究發現補鈣過頭反而會增加男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補充保健食品也要注意劑量,研究發現補鈣過頭反而會增加男性心血管疾病風險。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 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指出,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針對近39萬名50~71歲民眾,追蹤研究為期12年,期間內共有7904名男性、3874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此外,有服用鈣質補充品的男性約佔5成比例、女性約7成。

不過研究發現,只有在男性的樣本數中發現,每日攝取超過1000毫克的鈣,會增加2成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在女性方面較無此差異。研究人員表示,女性在過了中年之後、進入更年期之時,鈣質流失的情形會比男性更為嚴重,因此也就更須額外補充鈣質,統計顯示男性老年骨折的機率約20%,而女性卻高達50%。

從食物中攝取鈣質是最健康無虞的選擇,包括葉菜類、牛奶、小魚乾都有豐富天然鈣質,若是選擇吃鈣片,每天也最好要控制在1000毫克以內,市面上販售的鈣片,一片都有500毫克以上,容易超量,因此想額外補充鈣質,最好還是先諮詢營養師或醫師,才不會造成身體額外負擔。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年節門診減少 常備藥緩解不適
Feb 5th 2013, 01:46

年節期間各大醫院急診雖然繼續待命,但初五之前,仍有許多醫院門診休診,如果只是輕微的不適,未必一定要去擠急診,藥師建議民眾不妨自備一些腸胃藥、感冒藥,些許不適時可自行用藥緩解;此外,年節也是出遊的日子,包括暈車藥、外用藥也應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年節期間吃得多、吃得久、吃得豐盛,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尤其吃太撐導致腹脹時,可以適度服用一些整腸藥或胃藥緩解,達到消脹的效果。(攝影/黃志文)/>▲ 年節期間吃得多、吃得久、吃得豐盛,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尤其吃太撐導致腹脹時,可以適度服用一些整腸藥或胃藥緩解,達到消脹的效果。(攝影/黃志文)

腸胃藥緩解腹脹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采穎藥師表示,年節期間民眾吃得多、吃得久、吃得豐盛,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尤其吃太撐導致腹脹時,可以適度服用一些整腸藥或胃藥緩解,可以很快達到消脹的效果;但如果曾有胃潰瘍或經常胃痛的人,就不建議使用含有小蘇打成分的胃散,因為小蘇打會使得胃壁變薄,更容易引發胃潰瘍。

感冒藥注意成分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高齡產婦提前引產 可降低死胎機率
Feb 4th 2013, 09:12

【台灣醒報記者謝豪綜合報導】40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提前引產,可降低死產的機率。英國研究指出,高齡產婦懷孕到四十週時,死產機率較35歲以下婦女增加一倍,但在三十九週時,死產率反而較35歲以下為低。專家因此建議,應提供高齡產婦生產時提前引產的選擇,以降低不明原因死產機率。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一份報告指出,40歲以上懷孕婦女提前引產,可以降低死產機率。報告作者表示,正常懷孕期為四十一週,若在懷孕三十九週時提前引產,英國每年可預防十七件不明原因死產。

英國帝國健康照護學院臨床資深講師丹吉醫生與倫敦大學醫院的肯楊醫生,在分析了多份針對年齡對婦女子宮及母體本身健康影響的報告後,所統計的資料顯示,40歲以上的懷孕婦女,相較於35歲以下的懷孕婦女,在懷孕第四十週時,死產的機率增加一倍。但是在懷孕三十九週時,40歲以上懷孕婦女的死產率反而較35歲以下為低。

肯楊醫師表示,對專家來說,超過40歲以上婦女提前於懷孕第三十九到第四十週時引產可避免懷孕後期死產及繼續妊娠對母體造成的風險。手術陰道分娩以及緊急剖腹的數量並不會因此增加。她補充說,還需要針對提前引產對高齡產婦的影響進行更多的研究。

統計數據顯示,英國從1997年到2008年間,超過35歲懷孕婦女的比率從8%增加為20%;超過40歲的產婦則從1.2%增加為3.6%。報告中指出,已經證實高齡產婦與懷孕過程中併發症風險增加有確實的關聯,更與死產與新生兒死亡的高風險具有強烈關聯。

在英國,40歲以上懷孕婦女不明原因死產的比率大約為千分之7.6;35至39歲的比率則為千分之5.5;30至34歲則是千分之4.7;25至29歲則是4.6。

死產與新生兒死亡慈善團體「沙子」的貝芬表示,上百件死產都可以避免。「沙子」常常接到母親們哭訴,情況一切正常的胎兒,突然間不明原因死亡。有些母親是首次懷孕,有些則是因為年齡過大,進行試管嬰兒懷胎,這些失去胎兒的媽媽們可能因此沒意願再懷孕。提供提前引產的選擇,可能可以拯救許多家庭免於失去寶貴孩子的那種無法言喻的絕望中。

圖說:高齡產婦選擇提前引產,可降低懷孕後期死產發生率。(photo by harinaivoteza in flickr)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眼睛不適致鬥雞眼 16歲女竟罹鼻咽癌
Feb 4th 2013, 04:00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16歲的蔡姓少女,長期頭痛,又出現流鼻血,以為是火氣大,症狀持續一年多,看了許多診所與醫院,都找不出原因,後來視力也出現問題,從上課看黑板模糊,眼睛外觀變得像鬥雞眼,到整個人的行動不便須坐輪椅出入。經由耳鼻喉科看診,並做了頭頸部斷層掃描後,確定罹患鼻咽癌第四期,便轉至放射腫瘤科進行治療。

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表示,蔡姓病患後來出現複視、眼睛不適情形,是因為鼻咽癌腫瘤壓迫導致視神經麻痺;經持續的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六年多來不僅癌細胞無復發,且視力、鬥雞眼情況也有改善;這名16歲的病患,雖然無鼻咽癌家族史,且也沒有不良嗜好,研判因與家裡從事醃製食品,長期接觸化學藥物有關,因而導致癌細胞的生成。

鼻咽癌好發年齡在40-50歲,年紀輕就罹患鼻咽癌的個案較少,通常與家族史、生活、飲食等習慣有關。葉啟源呼籲,鼻咽癌通常是出現在有家族史的病人,但生活習慣(抽菸)、飲食習慣(常吃醃製品)、EB病毒感染,都可能罹癌;因此當鼻子、頸部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或長期頭痛、不正常流鼻血、感冒症狀超過2周都沒有改善者,就應到醫院做檢查,確認病因。

提醒民眾,鼻咽癌治癒率高達90%以上,除了使用影像導航放射治療、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外,目前還使用銳速刀進行治療,不僅治療時間不到2分鐘,還可以有效的降低正常組織的劑量,減少以往治療可能產生的後遺症,脖子也不會僵硬,讓病患能盡快回歸正常的生活作息中。(圖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膝蓋刺痛 竟檢查出關節退化
Feb 4th 2013, 10:02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27歲家住中和的李先生,從事電線維修員,每天拿著梯子爬上爬下。最近天氣冷冷熱熱,讓他一早起床,左膝蓋就出現陣陣刺痛,吃止痛藥也不見改善,只好到醫院骨科求診,診斷為創傷型膝關節退化伴隨前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破裂。

李先生表示,17歲時曾因打籃球造成左膝蓋前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受傷,經治療後改善,也沒出現不舒服症狀。沒想到事隔多年,膝蓋又開始疼痛難耐,擔心自己是不是需要換人工膝關節。

署立雙和醫院骨科林哲立醫師表示,最近天氣變化大,門診中年輕人因膝關節炎來求診的人數也激增2成。當天氣由晴轉陰,或氣溫突然降低,平常工作關節須承受較大重量的病人特別容易發生軟骨磨損、調節緩動功能不足,關節出現腫脹或發炎症狀,產生疼痛。即使休息或服用止痛藥後,情形也不見得改善。

林哲立醫師說,年輕型膝關節退化屬於次發性關節炎,多為創傷所引起,發生原因除了運動或曾車禍受傷,造成膝關節骨折、半月板破裂或前十字韌帶斷掉等問題外,另外少數人天生基因遺傳也會讓關節軟骨容易受損,提前退化。而代謝性疾病、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軟骨下骨頭缺血性壞死或感染而引起關節軟骨的破壞,也會引起退化性關節炎。

林哲立醫師指出,李先生就是因為工作關係,膝關節長期承受重力及運動,造成關節表面軟骨失去彈性,使軟骨下方的骨頭受力增加。加上學生時期膝蓋因運動受傷,長期磨損造成軟骨厚度減少,使關節間隙變得狹窄,引起膝關節退化。

林哲立醫師表示,目前病人已接受關節鏡手術重建,至於軟骨磨損方面,先以打洞手術來促使纖維軟骨的增生。若無法達到改善膝蓋疼痛問題,會考慮再施予軟骨移植或使用幹細胞療法,促進軟骨的再生。若嘗試過所有方法,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最後一步才考慮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關節退化的治療,主要是延緩進一步退化,林哲立醫師建議,膝關節退化的患者應該儘量少爬樓梯及爬山,並減少蹲、跪的活動。如果出現關節疼痛不止,第一要務就是好好休息,才能加速膝關節傷害處的復原。

(圖:雙和醫院提供)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超音波檢查 可預防腎臟癌
Feb 4th 2013, 10:19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歌手潘安邦因腎臟癌病逝,歌迷好不捨!台大醫院泌尿部及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蒲永孝表示,腎臟癌早期通常沒有任何症狀,往往發現時為時已晚,建議40歲以上者,每年應進行全身健康及超音波檢查;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黃志賢表示,腎臟癌唯一能根治的機會就是早期診斷、早期切除,腎臟摘除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可達80%。

好友韓賢光表示,潘安邦平常生活習慣很健康,經常會去大安森林公園跑步,罹患腎臟癌後,身體變得很虛弱,上週病情開始惡化,在3日上午8點57分已於林口長庚醫院病逝。

據統計,國內一年約有500人罹患腎臟癌,40歲後發生機率逐年增加,最常發生在50至60歲間,男女比率約2.5比1。

蒲永孝表示,腎臟癌是由腎臟內的腎小管上皮細胞長出來的癌瘤,通常會形成一個圓形或橢圓形腫塊,若腫瘤小於7公分,可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大於7公分則為晚期腎臟癌,癌細胞會轉移至淋巴結、肺部、肝臟、骨骼等部位。

「早期腎臟癌約有2分之1的病例,是接受超音波檢查偶然發現!」蒲永孝建議,40歲以後,每年至少作一次全身健康檢查,「務必要包括腎臟超音波檢查」,若有無痛性血尿、腰痛、腰部有腫塊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預防勝於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基隆分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強調,腎臟癌細胞初期發展緩慢,早期幾乎沒有症狀,腎臟因位於後腹腔,腫瘤生長時不易發覺,約有3分之1患者發現腎臟癌時,癌細胞已轉移到其他器官。

黃志賢表示,腎臟癌唯一能根治的機會就是早期診斷、早期切除,腎臟摘除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可達80%,若到晚期只能以化學治療、免疫療法,5年存活率只有10至40%間。

「勿吸菸、亂服成藥!」黃志賢表示,據統計,腎臟癌發生的原因,約30%的男性及 24%的女因吸菸造成腎臟癌,另外,經常亂服成藥者也會造成腎臟負擔。

圖說:醫師建議,40歲以上者,每年應進行全身健康及超音波檢查。(Photo by hospital in Flickr)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台灣5位長者1位骨鬆 跌倒急診七年內暴增20倍
Feb 4th 2013, 04:03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冬天台灣中部以北的雨量為過去十年之冠 ,且冬天日照時數較短,減少民眾外出運動與接受日照獲取維生素D之機會。現今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許多民眾開始進行大掃除,環境濕滑與採取危險姿勢打掃容易造成民眾跌倒摔傷,如本身為骨質疏鬆症患者更有高機率引起骨折,尤其越年長者越要注意。

研究顯示,一般社區中65歲以上的老人,有三分之一左右每年都會跌倒,這個數值在75歲以上長者更高;在跌倒病例中,50%會產生輕傷、10至15%會產生重傷,1至5%更會產生骨折,且有部分的患者會因此死亡。

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每五位即有一位為骨鬆患者,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安全通報系統年報顯示 ,自2005年開始「跌倒」已列為急診傷病前兩大要因,且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共七年內,暴增約20倍的跌倒急診病患。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楊榮森理事長表示,骨鬆防治的目的是減少骨折發生,而跌倒是發生髖關節骨折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在骨鬆的預防中,需要存足骨本、運動養生、攝取充足鈣和蛋白質、防範跌倒。民眾可藉「防跌自我檢測三招」,了解自身是否屬於跌倒高危險群。

防跌自我檢測三招包含「計時起走測驗」、「30秒座椅站立測驗」與「四階段平衡測驗」三種。分別評估民眾走路姿態的穩定性、步態及步幅擺動、雙腿肌後強度、耐力與靜態平衡等,如有任一項測驗低於平均值即屬於跌倒高風險族群。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詹鼎正秘書長表示,跌倒非單一原因造成,包括氣候、環境乃至身體狀況、藥物使用等都可能影響。透過檢測屬於跌倒高危險族群之民眾,建議盡早至醫院進行評估,由醫師診斷是否需進一步治療,以期於意外前提早發現問題,減少憾事的發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刷卡量血壓 北市便利店3月試辦
Feb 4th 2013, 08:17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刷悠遊卡也能量血壓?台北市政府從去年1月開始,在市府16局處設置雲端血壓機,提供市府員工持辦理過登錄手續的悠遊卡進行血壓量測,血壓資料可自動上傳、記錄、分析,並定期以簡訊與E-mail通知。因為市府員工滿意度高且參加踴躍,預計今年3月將在職場、便利超商等地試辦,目前仍在規劃階段。
因應高齡化社會以及職場員工的保健越趨重要,陽明大學郭博昭教授團隊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合力開發雲端血壓量測及雲端系統,功能包括全自動身分辨識、自動上傳血壓資料到雲端、自動個人化紀錄分析,以及自動發簡訊與E-mail提醒使用者量血壓等注意事項。
目前北市府16局處已設置雲端血壓機供員工使用,自去年1月至12月累計達1045人,每月血壓數值上傳的總筆數至12月有12761筆,平均每人每月量測數值達10筆以上。使用者只需持辦理過登錄手續的悠遊卡刷卡量血壓,即可上網看自己血壓值的數據分析,當使用者3天沒量血壓或血壓值太高,系統會自動以簡訊與E-mail通知。
郭博昭教授強調,使用者登錄時不需填寫身分證字號等隱私性資料,且數據分析以電腦全程操作,不假外人之手,因此對使用者隱私有絕對的保障。而這些自我量測數值可當做就診時給醫師的參考,但並不會附在病歷上。
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副處長歐佳齡表示,雲端血壓機未來將擴大服務範圍到職場、便利超商,預計3月開始試辦,相關內容目前仍在規劃中。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