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最新生活資訊醫療衛生新聞 (10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閃兵役 尿酸驗退傷「性」福
Jan 27th 2013, 04:45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逃兵役的方法千奇百出,為了「閃兵」,許多大學生口耳相傳「尿酸驗退法」;軍醫提醒,為逃避兵役故意使血液中尿酸飆高恐傷身傷腎,嚴重者將導致不舉,往後失去「性」福,後悔莫及。


根據法令,男性服兵役,被老一輩視為「身體健全」的象徵,但因應兵役法的變革,民國八十三年以後出生的役男,須接受四個月的常備役訓練,但之前役男仍要服役一年;致使不少役男想要「閃兵」,造成申請驗退項目暴增。


稍年長的大三、四學生,面對一年期的義務役依舊想逃,不惜以增胖、過度減肥、增加近視度數等方法以申請驗退,目前役男提出驗退申請最夯的方法,竟然是「尿酸過高」項目。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骨科醫師陳秋銘指出,許多大學生短時間內大啖肝臟類、海鮮,並喝下大量啤酒等高普林食物,待檢查時「尿酸值」飆高,比正常值高出四、五倍,以尿酸過高來「閃兵」。


尿酸過高的確可以申請體位判定丙、丁等而免役,其中抽血測出7mg/dl以上尿酸值,就屬於高尿酸,但因應役男役期縮短,體位檢驗也日趨嚴格,院方得知學子愛用「尿酸高」來申請免役,現在複檢將增抽「關節液」,而關節液中要含有結晶石,才能免役。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診所旁見車禍 醫生帶四護士搶救人
Jan 27th 2013, 07:14

花蓮市區前晚發生遊覽車擦撞機車車禍,導致機車上兩名男子倒地受傷,剛好現場旁就有一間耳鼻喉科,診所裡的盧思田醫生聽到消息,立刻動員診所4名護士,在救護車還沒來前先替傷患包紮止血,並且協助就醫。事後接受訪問,醫生很低調說:「醫師見到類似事故都會這樣做。」不過救人行徑讓人相當讚賞。

監視器畫面拍到意外瞬間,只見一台摩托車在路口先撞上要左轉的白色轎車,接著車子失控,竟然直接撞上迎面而來遊覽車,車上兩名騎士被連人帶車彈飛出去,隨即看到一群人穿著白色上衣在幫忙這兩名騎士止血、包紮,這些人不是救護車上的隨行醫護人員,他們其實都是診所護士。

這起意外發生在22號晚間花蓮中山路上,摩托車撞上遊覽車,把車子的擋風玻璃都給撞裂了,不難想見當下撞擊力量之大,而剛好車禍現場旁有一間耳鼻喉科診所,看診的醫生盧思田聽到有車禍,當下帶著4名護士到現場救人,護士年紀輕輕,頭一次看到車禍場面,要救人,也傻了,在醫生盧思田帶領下,完成救人任務,事後他們認為這是應該做的,謙虛態度更讓人佩服。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勿誤用救護車 影響黃金救援時間
Jan 26th 2013, 16:23

【記者李桂馨台北報導】為了讓真正需要急救的民眾得到即時的119救援和緊急救護服務,更希望民眾能珍惜救護車資源、減少不當使用的「救護車常客」及杜絕非緊急需求者提出「不合理要求」,臺北市自去(101)年12月8日實施「濫用消防局救護車收費計畫」,經詳實審查後,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已針對不當用119救護車的民眾陸續開出繳款單,目前接獲繳款單的使用者也陸續依規定繳交,依限收繳比例為100%。

消防局表示,救護車收費個案經審核為應收費對象及原因無誤後,除寄發繳款單,同時也會予以電話聯繫,對其說明及宣導珍惜臺北市政府到院前緊急救護資源的政策,受訪者雖須繳交費用,但均能接受並對消防局救護工作的辛勞予以正面的肯定。

收費計畫實施迄今,比對消防局前年同期救護出勤量,急診檢傷第1至3級較前年同期上升6.93%,而第4、5級者則明顯較去前年同期下降26.56%,且空跑率也下降約1%,收費計畫確實已達到把緊急救護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消防局與衛生局再次呼籲,民眾若只是要到醫院複診、門診、檢查、復健、住院、追蹤等非緊急狀況,或是行動不便的「非」緊急傷病患,可以利用其他替代交通工具,像是民間救護車、敬老愛心計程車、復康巴士等,相關資訊可至1999市民熱線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冀袺鰤T息。

衛生局表示,為健全緊急醫療救護網絡,可讓民眾能夠在醫院獲得即時及適切的緊急醫療服務,衛生局依法指定臺北市17家醫院為急救責任醫院,分別座落於12個行政區內,計有21個院區,提供全天候緊急傷病患醫療照護,除了第一線緊急處置外,並有完善的醫療團隊提供住院、開刀等後續照護服務。相關訊息公佈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網址:http://www.health.gov.tw/)歡迎眾自行上網查詢。2013/1/26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透過代餐及延後服藥 可提升大腸鏡檢查療效
Jan 26th 2013, 23:58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能幫助許多民眾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不需要餓著肚子,影響白天作息等困擾,奇美醫學中心推出專用代餐,並配合改變服藥時間的方式,讓民眾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仍可簡單進食,且也減少常跑廁所等困擾。


通常接受大腸鏡檢查前,除了必須遵照醫師囑咐,喝大量的清腸藥水,飲食上只能吃無渣流質食物,且在檢查前三天,必須盡可能將腸內的髒東西排除乾淨;奇美醫學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張晉民表示,只吃無渣流質食物,往往得餓著肚子,事前的準備,相對降低許多民眾檢查的接受度。


根據統計顯示,在台灣50至69歲的年齡層,2年內曾接受大腸癌篩檢者只占10%;因此,奇美醫學中心推出代餐方式,讓民眾可在檢查前一天起,早餐可吃白吐司、果汁等食物,中午至傍晚則可食用3次的專用代餐,直到晚上或檢查當天早上在各喝清腸藥水,就能順利接受檢查,減少困難度。


目前按照代餐的方式,成功篩檢出的息肉數量,已由平均每人1.26顆增加為1.31顆;張晉民主任提醒,包括過去有家族史、年齡大於40歲等,都應養成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的習慣,民眾也可透過接受專用代餐及改變服藥時間的方式,有效提高檢查療效。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役男為「閃兵役」 尿酸驗退傷「性」福
Jan 27th 2013, 04:45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逃兵役的方法千奇百出,為了「閃兵」,許多大學生口耳相傳「尿酸驗退法」;軍醫提醒,為逃避兵役故意使血液中尿酸飆高恐傷身傷腎,嚴重者將導致不舉,往後失去「性」福,後悔莫及。


根據法令,男性服兵役,被老一輩視為「身體健全」的象徵,但因應兵役法的變革,民國八十三年以後出生的役男,須接受四個月的常備役訓練,但之前役男仍要服役一年;致使不少役男想要「閃兵」,造成申請驗退項目暴增。


稍年長的大三、四學生,面對一年期的義務役依舊想逃,不惜以增胖、過度減肥、增加近視度數等方法以申請驗退,目前役男提出驗退申請最夯的方法,竟然是「尿酸過高」項目。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骨科醫師陳秋銘指出,許多大學生短時間內大啖肝臟類、海鮮,並喝下大量啤酒等高普林食物,待檢查時「尿酸值」飆高,比正常值高出四、五倍,以尿酸過高來「閃兵」。


尿酸過高的確可以申請體位判定丙、丁等而免役,其中抽血測出7mg/dl以上尿酸值,就屬於高尿酸,但因應役男役期縮短,體位檢驗也日趨嚴格,院方得知學子愛用「尿酸高」來申請免役,現在複檢將增抽「關節液」,而關節液中要含有結晶石,才能免役。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呼吸心跳停止 醫:做CPR可救命
Jan 27th 2013, 03:22

藝人戎祥不幸猝逝,現在回溯事發當時的情況,身邊的友人都以為他是酒醉倒下「睡覺休息」,當發現事態不對勁,臉部有些微發黑情形時,已經錯過搶救的黃金時間,令人扼腕。急診醫師提醒,一旦患者無生命徵象也無呼吸心跳,即使臉部有一點發黑,仍然要施予CPR(心肺復甦術),跟時間賽跑,才有機會救命!


戎祥因心肌梗塞猝死,急診醫師表示,檢查患者如無生命徵象也無呼吸心跳,即使臉部有一點發黑,仍然要施予CPR(心肺復甦術),搶救生命。(圖片/翻攝自網路)/>▲ 戎祥因心肌梗塞猝死,急診醫師表示,檢查患者如無生命徵象也無呼吸心跳,即使臉部有一點發黑,仍然要施予CPR(心肺復甦術),搶救生命。(圖片/翻攝自網路)

碰到有人酒醉倒下類似狀況,身邊友人能做什麼?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馬惠明表示,必需第一時間確認患者是否有生命徵象?有無意識?有無影響呼吸道?如果有生命徵象卻無意識,可以進行「復甦姿勢」處理;但是,如果第一時間檢查完全無意識無呼吸心跳,應該立即做CPR。所以兩種處置最大差別即在於「有無意識」。

碰到身旁有看似酒醉倒下的人,千萬不要大意,誤以為都是酒後在「睡覺休息」,可能睡一下就會酒醒,其實,很多人都是因為這樣的「錯覺」,未給予及時正確的處置與急救,而使患者失去搶救的機會,而平白送命,實在非常可惜。

馬惠明醫師表示,只要身旁有人倒下,第一時間都要先協助檢查患者的生命徵象與意識,應該先用力搖、叫喚患者,大部份患者會因此而有呻吟或小動作反應,此代表有生命徵象,卻是無意識,尤其要擔心患者可能會酒醉嘔吐,無論是躺著吐,或是低下頭吐,都有可能影響呼吸道,此時,就必需給予患者進行「「復甦姿勢」,讓其側躺下來,並將下巴托起,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正常呼吸,再靜待患者醒來。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圍爐吃火鍋痛風報到 關節痛無法走
Jan 27th 2013, 02:02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趁著春節連假前三五好友聚在先「圍爐」吃火鍋,不論是麻辣鍋、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暖身體,甚至酒過三巡酒酣耳熱之後,卻引發痛風疾患,因此近日門診發現,因痛風求診患者增加1至2成的比例。患者關節紅腫,痛到無法走路。


痛風與脾腎功能失調,並與遺傳、體質、飲食、外感、環境、勞倦等因素有關。/>▲ 痛風與脾腎功能失調,並與遺傳、體質、飲食、外感、環境、勞倦等因素有關。

【痛風的成因】

「痛風」是一種尿酸代謝異常所導致的疾病,這些不被代謝排出體 外的尿酸存在於血液中,便稱為高濃度的高尿酸血症,一旦沉積在關節腔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便會造成痛風性關節炎的反覆發作,尤其當氣溫下降時,血中尿酸形成 結晶的臨界點也跟著降低,長期下來形成痛風石,於關節中造成關節變形破壞,於軟組織中便可能導致腎臟病變等影響。

此病發生的主因在於脾腎功能失調,並與遺傳、體質、飲食、外感、環境、勞倦等因素有關。身體無法對飲食進行有效的吸收代謝,便會在體內產生痰、濕、濁、瘀等病理代謝產物,一旦遭逢外感、暴飲暴 食、過度疲倦等因素侵襲,痰濁匯聚於骨骼關節肌肉,甚至化熱發炎,使得氣血運行不暢,便會出現紅腫熱痛等臨床急性表現。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全家上下癢癢癢 罪魁禍首「疥蟲」
Jan 27th 2013, 01:56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女性出現全身泛癢現象,不但嚴重至每晚無法入睡,連同住的家人也陸續出現全身劇癢,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疥蟲惹禍!


台南開業皮膚科診所醫師蔡旻倩指出,疥蟲感染傳染力很強,會使皮膚出現疥瘡,包括皮膚、共用毛巾、衣褲等都會造成傳染,且因疥蟲離開人體後約2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到感染的衣物2星期內都有可能會傳染給他人。


感染疥瘡多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丘疹,部分會合併水泡或膿皰,且會產生劇癢,尤其夜晚時症狀更為加劇;蔡旻倩進一步說明,皮疹多長在指縫、腕關節、腋下、肚臍周圍等皮膚較皺褶處,且因皮膚有許多抓痕,患者可能會因搔癢又去抓結痂的丘疹,導致持續好發細菌感染等症狀。


在治療上,醫師會詳細對患者進行全身的皮膚檢查,並詢問相關症狀以及過去病史,大多可診斷出病例;蔡旻倩說,若仍無法確診,則可進一步接受顯微鏡的檢查,看是否有疥蟲蟲體或卵等,以確定病症。


疥瘡是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蟲導致的傳染性皮膚病,尤其生活在一起的同一家人最容易相互感染;蔡旻倩呼籲,患者身邊的家人朋友若也出現類似症狀,應盡快接受治療,只要遵守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藥且徹底治療,就能有效降低復發風險。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誤用救護車 影響黃金救援期
Jan 26th 2013, 16:23

【記者李桂馨台北報導】為了讓真正需要急救的民眾得到即時的119救援和緊急救護服務,更希望民眾能珍惜救護車資源、減少不當使用的「救護車常客」及杜絕非緊急需求者提出「不合理要求」,臺北市自去(101)年12月8日實施「濫用消防局救護車收費計畫」,經詳實審查後,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已針對不當用119救護車的民眾陸續開出繳款單,目前接獲繳款單的使用者也陸續依規定繳交,依限收繳比例為100%。

消防局表示,救護車收費個案經審核為應收費對象及原因無誤後,除寄發繳款單,同時也會予以電話聯繫,對其說明及宣導珍惜臺北市政府到院前緊急救護資源的政策,受訪者雖須繳交費用,但均能接受並對消防局救護工作的辛勞予以正面的肯定。

收費計畫實施迄今,比對消防局前年同期救護出勤量,急診檢傷第1至3級較前年同期上升6.93%,而第4、5級者則明顯較去前年同期下降26.56%,且空跑率也下降約1%,收費計畫確實已達到把緊急救護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消防局與衛生局再次呼籲,民眾若只是要到醫院複診、門診、檢查、復健、住院、追蹤等非緊急狀況,或是行動不便的「非」緊急傷病患,可以利用其他替代交通工具,像是民間救護車、敬老愛心計程車、復康巴士等,相關資訊可至1999市民熱線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冀袺鰤T息。

衛生局表示,為健全緊急醫療救護網絡,可讓民眾能夠在醫院獲得即時及適切的緊急醫療服務,衛生局依法指定臺北市17家醫院為急救責任醫院,分別座落於12個行政區內,計有21個院區,提供全天候緊急傷病患醫療照護,除了第一線緊急處置外,並有完善的醫療團隊提供住院、開刀等後續照護服務。相關訊息公佈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網址:http://www.health.gov.tw/)歡迎眾自行上網查詢。2013/1/26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天氣忽冷忽熱 壓力大、熬夜要當心
Jan 26th 2013, 21:30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突發心肌梗塞,經手術後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心臟內科醫師表示,最近氣溫變化大,心肌梗塞病患倍增,壓力大、生氣、熬夜、太過疲累都是危險因子。若有胸悶、喘氣等症狀千萬要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檢查。

近年醫師突發心肌梗塞頻傳,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炯年去年底即因心肌梗塞住院;馬偕醫院台東分院放射科主任彭國權前年底也疑因心肌梗塞過世;南部婦產界名醫郭國銓,去年六月心肌梗塞過世,享年八十五歲。

不只是醫師,藝人戎祥廿五日清晨也因心肌梗塞猝逝。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冬天是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這幾天忽冷忽熱,醫院導管室忙個不停,四點、五點、七點不斷有病患送進醫院,護理人員都快忙翻了。

洪惠風形容,若血管是公路,心肌梗塞就如土石流,最重要是做好水土保持,否則一旦血管壁坍塌下來,就會引發心肌梗塞;生氣、壓力大、熬夜、太過疲累、感染如同引發土石流的颱風,皆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心肌梗塞初期可能沒有任何感覺,就像甜甜圈的奶油融化,一開始可能不會把洞給堵住,可能會發生胸悶,但等等又好了。所以遇到胸悶,很多人常想休息一下就沒事了。

但洪惠風提醒,若家族有心血管病史、抽菸、三高等危險族群就要時時提高警覺,另工作壓力大、須熬夜、作息不正常的職業也最容易引發心肌梗塞。一旦有胸悶、喘氣等症狀就應進一步進行檢查,千萬別輕忽。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名醫撐完手術 晚上心臟病發
Jan 26th 2013, 21:30

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

又傳名醫累倒!四十九歲的國內小兒外科權威、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廿五日早上出現胸悶症狀,但仍堅持完成下午排定手術。晚上忽然極度不適,自行前往急診就醫,研判是心肌梗塞,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後,住進加護病房觀察,所幸病情穩定。

這已是台大醫院兩個月來第二位因心肌梗塞住院的外科醫師,引起院內及各界重視。

許文明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前天早上感到胸悶,向醫護人員表示身體不太舒服,先量血壓、稍作休息後,症狀稍有改善。他不願造成病患的不便,仍堅持繼續完成下午排定的手術。

許文明晚間到台大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小兒部忘年會,席間與多位同仁敬酒,甚至上台致詞,卻忽然感到身體極度不適。他立刻自行前往台大醫院急診部就醫,緊急動心導管手術、裝設支架後,轉進加護病房觀察。

神經母細胞瘤是最難治的兒童癌症,五年存活率只有三成。每年約有卅多名小朋友求診,其中半數都在台大醫院接受治療,手術幾乎都是許文明執刀。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說,許文明常常中午進去手術室,晚上十一點才出來,根本沒有時間好好休息。還好他感到胸悶的地點就在台大急診旁邊,掌握黃金時間自行去急診急救。

相較於許文明的及時治療,去年十一月,五十一歲的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炯年在家中心肌梗塞,被緊急送台大醫院急救。但因從家裡送至台大醫院時間較長,目前仍住院治療,左心室裝有輔助器,但最久只能使用半年,需一直更換,目前等待換心移植手術。

許文明心肌梗塞消息傳開後,臉書上成立「為許文明醫師祈福」專頁,許多同事、學生及患者家屬都替他默默祝禱集氣,短時間就吸引兩千多人參加。有醫院同事聽到消息還不相信留言說,剛剛還看到他送病人到加護病房。下午許文明則在臉書簡單回應:「目前休息中,謝謝大家關心!」

昨天一群病童爸媽聽聞年僅四十九歲的許文明因心肌梗塞住院都感到不捨,直呼醫師太累、工作量太大了。知道許文明已脫離險境後,才鬆了一口氣。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失智守護手鍊 補助一般長者
Jan 26th 2013, 20:30

〔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家有失智症長者,最怕走丟!老人福利聯盟八十七年起推出「守護手鍊」,原本一年約有一千件申請案,去年大幅成長至一千七百件,增加七成。台北市社會局宣布,即日起擴大守護手鍊的補助對象,六十五歲以上設籍北市有失智之虞的一般長者也可獲補助。

社會局老福科科長陳淑娟說,以往社會局僅補助六十五歲以上設籍北市並實際居住、低收入、中低收入有失智之虞的長者申請守護手鍊,不過,「失智症不會挑人」,加上長者走失後找尋成本高,今年起將補助範圍擴至一般長者,全額補助手鍊工本費兩百元及每年檔案管理費五百元,預估一年有一千人次申請。

不過,陳淑娟強調,失智症長者的直系血親或配偶必須先參加九十分鐘的訓練課程,才能獲得補助,電話1999。

老盟秘書長吳玉琴昨天說,全台因失智症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長者約三萬多人,但據推估,失智症長者應有十八萬至十九萬人,以前很多人對失智症認識不夠,以為是自然老化,一旦走失會「慌死人」,戴上守護手鍊就是預防,根據手鍊編號撥打廿四小時專線,就可聯絡到長者親友。

吳玉琴觀察,越來越多人了解失智症,申請手鍊的人才明顯增加,十五年來累積近一萬五千人,三千八百六十八次走失,她強調,只要長者願意戴上手鍊,尋獲率百分之百,多數走失未超過一天,多是民眾發現後,把長者帶到派出所。

社會局老福科專員蘇英足的父親晚年也有失智症,還曾走丟兩次,騎上腳踏車一踩就是廿公里遠,民眾發現報警,父親才得以回家,家人也趕緊申請手鍊。蘇英足說,家人勸說這是「顧健康」的手鍊,父親才願意戴上,直到過世都未曾走失。

吳玉琴強調,長者走丟前沒有預兆,可能在自家附近,也可能搭上公車、火車,跨縣市越跑越遠;老福科科長陳淑娟也說,曾有失智症長者在車站嚷嚷說要回新竹的家,熱心民眾不知道長者失智,幫忙買車票,結果長者就跑到新竹。

吳玉琴說,失智症長者說的是真話,但記憶停留在廿、卅年前,建議民眾詢問當天年月日,住家電話、地址及總統姓名,了解長者現在的記憶,若發現長者失智,找出手機、手鍊等辨識身分的物品,並通知警方處理。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透過代餐及延後服藥 可提升大腸鏡檢查療效
Jan 26th 2013, 23:58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能幫助許多民眾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不需要餓著肚子,影響白天作息等困擾,奇美醫學中心推出專用代餐,並配合改變服藥時間的方式,讓民眾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仍可簡單進食,且也減少常跑廁所等困擾。


通常接受大腸鏡檢查前,除了必須遵照醫師囑咐,喝大量的清腸藥水,飲食上只能吃無渣流質食物,且在檢查前三天,必須盡可能將腸內的髒東西排除乾淨;奇美醫學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張晉民表示,只吃無渣流質食物,往往得餓著肚子,事前的準備,相對降低許多民眾檢查的接受度。


根據統計顯示,在台灣50至69歲的年齡層,2年內曾接受大腸癌篩檢者只占10%;因此,奇美醫學中心推出代餐方式,讓民眾可在檢查前一天起,早餐可吃白吐司、果汁等食物,中午至傍晚則可食用3次的專用代餐,直到晚上或檢查當天早上在各喝清腸藥水,就能順利接受檢查,減少困難度。


目前按照代餐的方式,成功篩檢出的息肉數量,已由平均每人1.26顆增加為1.31顆;張晉民主任提醒,包括過去有家族史、年齡大於40歲等,都應養成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的習慣,民眾也可透過接受專用代餐及改變服藥時間的方式,有效提高檢查療效。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醫改會:衛署應保障醫護健康
Jan 26th 2013, 21:30

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身體不適,仍堅持完成排定手術,責任感極重,不少醫師表示很欽佩,也有醫師呼籲衛生署重視醫師健康問題。對此,醫改會指出,醫護人員都不健康,病人健康誰來顧?衛生署應立即保障醫護人員工作權問題。

醫改會組長朱顯光說,如果醫護人員沒有健康,病人也不會安全。醫師身體不適仍不能逞強,因為如果手術過程昏倒,誰來繼續完成手術,風險太高。

醫師應該衡量手術輕重,如果病患病情須立即開刀,應有備援團隊可以立即接手。可以暫緩的手術,則可與家屬、病患協調,相信民眾也可以理解。

朱顯光指出,尤其住院醫師不夠,不少教學中心的主治醫師都要下去值班,形成惡性循環,希望衛生署能正視醫師工作權問題。

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主任表示,很多外科醫師都有高度責任感,怕影響病患病情,就算身體不舒服,只要拿捏自己身體狀況可以,「十個裡面應該有九個半都會繼續開刀。」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台大的醫師一天至少工作十小時以上,回家也要廿四小時待機,還要花時間應付一年大大小小至少五十多個評鑑,根本就會過勞。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則說,院方了解同仁上班的辛苦,也時常提醒需注意身體,但不見得都是評鑑或是工作量所造成。不過仍希望衛生署能將大小評鑑有所統一,減輕醫院負擔。

兩個月就有兩位權威外科醫師因心肌梗塞住院。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許銘能回應,衛生署今年已著手精簡各項醫院評鑑,計畫今年底前將四十四個評鑑整併成十九個,並將部分評鑑年限從三年拉長為四年。

醫師納入勞基法部分,目前考慮先將住院醫師納入,但如保障工時恐怕會有醫院人力缺口問題。因此,衛生署已委託國衛院進行人力需求評估報告,評估納入勞基法後十年需要多少人力,最快年底報告出爐,屆時將請各界專家進一步討論。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諾羅發威 上吐下瀉找上門
Jan 26th 2013, 03:3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來,上吐下瀉掛病號的特別多!由於諾羅病毒有高傳染力,在人口密集的幼兒園、學校,或是養護機構、醫院,較易產生群聚感染,而這些場所的感染者又以抵抗力較弱、自我照顧能力較差的幼童或老人為主。家庭內感染也很常見,由於共食、碰觸患者接觸過的器皿與環境,導致全家人都陸續受感染。

諾羅病毒會引起病毒性腸胃炎,會產生噁心、嘔吐、腹瀉、腹痛或是發燒、倦怠、肌肉痠痛等全身性症狀,由於在嘔吐以及腹瀉過程中會喪失水分與電解質,所以諾羅病毒的治療最重要為適當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的支持性療法。一般人症狀約持續一至兩天,很少超過三天,但嬰幼兒、老年人或多重慢性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就較弱,需小心體液過度流失導致脫水、休克。

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曾舜玲主任表示,此病毒以酒精類乾洗手液很難完整消毒,要用肥皂與清水徹底清洗乾淨,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所污染的環境與物品,則須以稀釋後的漂白水消毒。由於諾羅病毒對於消毒藥品具有較高的抵抗力,所以使用較高濃度的漂白水處理,泡製方式為1公升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以去除其傳播能力。擦拭消毒的接觸時間建議超過10分鐘、浸泡消毒的接觸時間建議超過30分鐘。

預防諾羅病毒需謹記「四要」:要勤洗手、要新鮮食物、要熟食、要注意清潔,做好個人健康管理,就可輕鬆遠離病毒威脅。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酗酒成習慣 找出身心問題治療戒斷
Jan 26th 2013, 06:00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來有許多年終尾牙聚餐,在把酒言歡黃湯下肚助興之餘,除了不要酒後駕車避免造成意外酒駕事件外,喝酒時千萬須節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總藥師梁蕙文表示,飲酒不可無限暢飲,須了解若藉酒助興與喝酒解憂成習慣性,往往容易造成酒精濫用與依賴,不僅危害個人身心健康,酒癮者引發的暴力事件,也是許多層出不窮的家庭與社會問題重要起源之一。

一般人不易區分什麼是酒精濫用、依賴,或什麼是酒精相關的疾患?梁蕙文解釋,「酒精濫用」的典型現象,包括:飲酒過度、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只專注於飲酒活動,不顧不良後果的飲酒。「酒精依賴」的特徵,則是飲酒已顯現身心方面問題,但仍繼續無法控制的繼續飲酒,病人有時會出現飲酒後失憶、睡眠障礙、震顫等症狀,可能亦伴隨對酒精的耐受性增加,或產生戒斷症狀。

「酒精戒斷」是指當停止或減少飲酒後,在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下列兩項或兩項以上症狀:自律神經過激、手抖增加、失眠、噁心、嘔吐、短暫幻覺或錯覺(觸,視,聽)、精神運動激躁、焦慮、僵直陣攣發作等,這些症狀的出現會導致個人社會、職業等功能損害。梁蕙文指出,藥物治療常因病人個別化狀況而有所差異,例如醫師會依據病人年齡、肝功能、是否合併其他疾病、多重物質濫用,及家庭支持系統的配合度而做調整。

梁蕙文強調,酒癮會造成身體及心理的傷害,身體疾病常見有心臟血管疾病、肝硬化、多發性周邊神經病變、胃腸道疾患等。所誘發的心理或精神疾患如:焦慮、憂鬱和壓力,伴隨而來的精神疾病,導致病患判斷力降低,常造成飲酒過量而中毒或導致自殺。多數飲酒者因急性酒精中毒,或因已出現飲酒的身體多重合併症才去就醫,而且戒治動機不強。當短期解毒治療後返家,又因失去醫療密集監測,一年內復發飲酒率仍有40~70%。

另外,病人及照護者對酒癮疾病認識不清,並輕忽飲酒問題。因此,為病人規劃整體性戒治療程,鼓勵病人參加輔助性自助團體治療,例如在臺灣的「戒酒無名會」,找出酗酒復發原因,加以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再加上患者堅定意志配合戒治、規則服藥、遠離酒精,同時有照顧者的監督、鼓勵與支持,酒癮戒治才能增加成功的機會。(圖為酒癮戒治藥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玻璃卡指腹30年 車禍才發現
Jan 26th 2013, 06:06

太神奇了!體內卡異物時有所聞,但是長約2公分的玻璃一卡就是30多年,患者完全不知道當初怎麼發生的,而且沒有傷口也未發生過感染,再加上所卡的位置恰巧位於右手掌指腹「三不管」地帶,也未壓迫到神經血管或肌肉,可說是太幸運,也太神奇了!


患者不慎讓玻璃碎片卡在指腹,所幸未傷及神經肌腱等組織,否則引起手麻等反應。(圖片為模擬部位非患者本人,攝影/黃志文)/>▲ 患者不慎讓玻璃碎片卡在指腹,所幸未傷及神經肌腱等組織,否則引起手麻等反應。(圖片為模擬部位非患者本人,攝影/黃志文)

台北康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冠合醫師表示,1名現年55歲的男性患者黃先生,去年7月因為車禍意外,右手掌不僅擦傷破皮,還掀起一塊約2公分平方的皮肉,由於患者關節卡卡擔心會有骨折,於是進行X光照射,赫然發現在右手掌指腹位置有一個2公分x1公分的玻璃,於是會診一般外科處理,經開刀取出。玻璃已經深入嵌在肌肉層內,並形成一個空腔,所幸未沾黏,否則要清創起來也十分麻煩。

患者表示,完全沒有印象這一塊玻璃是如何進入體內的,因為早在當兵時,就已經發現右手掌有一塊腫起來的肉瘤,因為不會疼痛,當時並未進行檢查處理,就這樣一埋就是長達30多年。如果不是去年發生車禍,意外發現這一塊「掌中實」,可能還會繼續存在體內。

陳冠合醫師表示,這一塊玻璃摸起來有點像是大口徑啤酒玻璃杯的碎片,造成這樣的罕見案例原因包括:患者可能不在意傷口,當異物埋進體內時,只是塗抹藥膏就算了;還有患者的鴕鳥心態,明明手掌已經發現有腫塊肉瘤,卻視而不見,錯失早日將玻璃取出的機會。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睡覺會打呼 恐是心臟病警訊
Jan 26th 2013, 07:54

(中央社倫敦2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睡覺會打呼的人,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吸菸者或肥胖人士還要高。研究人員警告,打呼非僅是惱人問題,更是致命疾病的早期警訊。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人員認為,打鼾可能會導致動脈增厚,恐造成腦出血、中風與心臟病發作。

研究人員宣稱,打呼的嚴重程度與高血壓不相上下,呼籲會打呼的人必須就醫。

底特律大學(University of Detroit)研究團隊發現,經常打呼的人頸動脈增厚的風險遠高出一般人。頸動脈負責供氧到腦部。

這種情況也會與身體其他部位的動脈增厚有關,恐導致心臟病發、中風與腦出血。

底特律亨利福特醫院(Henry Ford Hospital)的狄布(Robert Deeb)醫師領導這份研究,他說:「面對會打鼾的床伴,該做的不是趕他出房間或是徹夜用手肘推他,而是要帶他就醫。」

他說動脈增厚的可能原因是,持續打呼帶來的震動導致動脈發炎。(譯者:中央社陳怡君)1020126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結腸直腸癌年輕化 定期做大腸鏡檢查
Jan 26th 2013, 06:50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結腸直腸癌已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主要是與平時飲食習慣、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有密切關係;署立屏東醫院主治醫師鄞子傑指出,結腸直腸癌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尤其年齡大於40歲或有家族史等民眾,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較為妥當。


1名約70多歲的老年人,因被發現罹患第三期結腸直腸癌,接受醫師以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第3天已可進食,術後恢復良好;鄞子傑說,民眾若發現有相關症狀,應積極接受治療,結腸直腸癌屬於預後較良好的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獲得較佳的療效。


通常結腸直腸癌第一、第二期的5年存活率,分別可達81%和72%,加上治療結腸直腸癌的技術已日新月異,民眾不需過於擔心;鄞子傑說,但預防勝於治療,唯有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像是多吃蔬果、少攝取刺激油膩等食物,減少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才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包括常吃紅肉、動物性脂肪、抽菸喝酒以及肥胖等,都已被醫學證實為危險因子,民眾不得輕忽;鄞子傑提醒,民眾若發現出現貧血、慢性腹瀉、排便有血等排便習慣改變時,就應多注意,必要時應諮詢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提早發現且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小資女瘋「凍卵」貴!黃金期35歲前
Jan 26th 2013, 04:55

前2年很冷門的「冷凍卵子」,最近有轉熱的趨勢,婦產科醫師發現,1個月有近20人問診,其中不乏25歲左右的小資女,擔心以後無法懷孕,想提早「凍卵」做準備,不過醫生建議,年輕女性還是以「自然懷孕」為主,因為冷凍卵子費用高,至少10萬起跳,過程需要半年,取出卵子的黃金期在35歲左右最好。

電影候鳥來的季節:「你連雲林老家都不想回去,每個月只會拿錢給你媽,這叫感情好。」

電影「候鳥來的季節」中,白歆惠傳神演出不孕症的辛苦,也曾說動過「冷凍卵子」念頭,醫生發現,最近不少25、26歲小資女,也想要冷凍卵子。

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黎惠波:「他們(小資女)來,也是說,怕將來會沒有機會懷孕,那現在可能眼前看起來,她的工作很忙,或是一直找不到好的對象,前2年都沒有人問(冷凍卵子),那現在的話,可能每個月都會碰到10、20人來諮詢。」

雖然門診數暴增,但醫生還是會勸小資女取消「冷凍卵子」念頭,因為療程費高昂,基本要10萬元,年紀還輕的話,還是建議自然懷孕,而且「冷凍卵子」的黃金時期,在35到40歲,太年輕浪費錢,年紀超過卵子品質也不好。

黎惠波:「在國外的統計是這樣,國外的統計是說,38歲以後來『冰卵』的人,事實上後來來『解凍』的人很少,因為她38歲冰卵的時候,她可能沒有結婚,沒有婚姻關係所以她需要冰卵,可能後來隔了幾年,她還是同樣狀況,她也沒有來解凍。」

冷凍卵子後,每年還要付7千到1萬的「冷藏費」,35歲前凍卵,有5成懷孕機會,40歲降至5%,50歲後凍卵,懷孕率僅約1%,醫生建議婦女冷凍卵子前,先評估身體狀況跟財力,免得白花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