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最新生活資訊醫療衛生新聞 (10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二代健保影響大 SOHO、打工族補充保費比高階經理人多
Jan 14th 2013, 07:0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二代健保於元旦上路,不僅勞工團體批評此為惡代健保,上路時刻即是「災難開始」,對自由工作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夢魘。《人妻日記》作者,作家陳雪曾表示,該制度形同懲罰SOHO族(自由工作者),與無正式工作的人,將在臉書發起抗議串連。

二代健保上路前爭議不斷,上路後更造成民怨。陳雪接受平面媒體採訪時表示,二代健保形同處罰SOHO族,雖可透過加入工會來規避補充保費,但工會不應成為躲保費的地方,而是保障權益的靠山。除了作家、設計師外,許多專職部落客,甚至導演與演員都受到波及。雖然加入職業工會即可避開補充保費,但有時繳納給工會的會費,還比補充保費還多。

二代健保規定,自由工作者每筆收入,單筆超過5千元,即收2%補充保費,使許多SOHO族一個月可能多繳上千元保費。由設計或翻譯、文字工作者組成的台北市藝文創作人員職業工會表示,近日會員的確明顯增加。

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自由文字工作者,《台北同棲生活》的作者米果即在臉書上表示,文字工作者的稿費向來少得可憐,如透過跨行轉帳,都需要先支付30元手續費,如稿費超過5千元,再多扣2%,令他想要跑步去業主那親自領稿費,省下30元也是救命錢啊!

另一方面,與SOHO族面臨相同危機的人,則為打工族與兼差者,如收入1萬元,也必須繳200元補充保費,低薪兼差者或藍領勞工可能繳得比主管還多。讓錢賺的少的人繳超多的保費,引發不小民怨。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督保盟:補充保費不公「遍地開花」
Jan 14th 2013, 04:16

加計補充保費的新制健保,元旦上路以來陸續引發批評,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表示,補充保費的不公已遍地開花,但政府不思考修法的必要性,反而持續玩法弄權,因此衛生署上周逕自解釋研究生比照大學生,兼職所得提高至基本工資才收補充保費;內政部更發文聲稱補充保費不是社會保險費,因此不予以補助,更凸顯補充保費對弱勢的不公義。


▲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表示,補充保費的不公已遍地開花,內政部更發文聲稱補充保費不是社會保險費,因此不予以補助,更凸顯補充保費對弱勢的不公義。(攝影/張雅雯)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補充保費的設計原本就是一場災難,衛生署更是一再「從善如流」曲解健保法,因此兼職所得這一項,會因不同身分別而有差額下限,這個做法本來就違法,上周又因研究生及部分立委質疑,衛署逕自擴大優惠對象,解釋研究生比照大學生,擔任研究助理費用,也是超過基本工資才要收補充保費。她批評這種「朝令夕改、法隨心證」的做法,根本就是玩法弄權。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質疑,如果衛生署真的為經濟弱勢者設立優惠門檻,難道與研究生相比,失業勞工、沒有所得的家庭主婦、背負學貸的青年勞工,就不是弱勢?他以失業者為例,一般健保費每月繳749元,保費相當於月薪48000元的受僱者,若為了生活而到處打零工,每筆兼差超過5000元還要再被收2%補充保費,認為政府根本柿子挑軟的吃。

殘障聯盟秘書長王榮璋也指出,補充保費的設計不僅擾民,也讓其他行政機關無所適從。他表示依照《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與《老人福利法》規定,政府應補助身障者與中低收老人的社會保險費,但內政部卻因不知如何編列補充保費的預算,日前發文解釋補充保費不是社會保險費,因此這些依法可獲補助健保費的弱勢,卻必須被收取補充保費,非常荒謬。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流感全美擴散 8成患H3N2
Jan 14th 2013, 04:37

流感疫情全美擴散!美國流感門診就診率突破基準值,目前美國已經有四十七州通報流感疫情,已奪走二十個兒童生命。疾管局疫情中心指出,目前在美國流行的病毒主要是以H3N2為主,另外有二成是B型流感。提醒民眾如果要前往美國一定要做好防護,接種疫苗。(吳霈蓁報導)

美國流感疫情持續擴大,已經有四十七州通報流感,許多州已經宣布全州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每十萬人口中,就有13.3人因流感住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指出,目前美國類流感門診就診率是4.3%,已經高於全國基準值2.2%,有八成是H3N2,另外有二成是B型流感。

莊人祥說:「目前美國流行的有八成是H3N2,另外二成是B型流感,在B流中,又有三成是屬於疫苗沒有涵蓋的病毒株(維多利亞),所以目前在住院的病人主要是H3N2,另外的是B流。」

莊人祥表示,在流感疫苗中,涵蓋目前最主要流行的H3N2和B型流感山形株,而雖然美國出現的B型流感維多利亞株沒有涵蓋在疫苗中,但接種疫苗還是目前最好的預防方法。

莊人祥提醒,雖然目前我國流感疫情還在低點,每一百人有呼吸道症狀中,只有一人是真正的流感,但民眾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應做好個人衛生及防護措施。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限縮弱勢健保補助 民團抗議
Jan 14th 2013, 07:44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4日電)多個民間團體今天表示,內政部解釋令指出補充保費非社會保險費,導致限縮中低收入老人與身心障礙者的補充保費補助。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台灣勞工陣線、中華民國殘障聯盟召開記者會,為弱勢族群請命,包括身心障礙者、中低收入戶老人、失業者、家庭主婦等。

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秘書長王榮璋表示,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與「老人福利法」規定,政府應補助身心障礙者與中低收入老人社會保險費;而內政部解釋令指出「補充保險費」非「社會保險費」,完全違反母法的精神。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解釋令對健保費補助限縮解釋在補助一般保險費,然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與「老人福利法」並沒有除外規定,只要是健保費都應給予補助。1020114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蚊子咬一口 竟致矽膠破裂
Jan 14th 2013, 05:22

被蚊子小小叮上一口,後果會有多嚴重?被蚊子叮是件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大多數的人也都不以為意,然而在英國卻發生一起案例,一女性胸口不小心被蚊子叮咬的傷口,數周後竟造成嚴重感染,導致矽膠變質爆裂,甚至發炎流膿。


▲ 英國一名女性被蚊子叮咬後傷口若輕忽未處理,竟造成胸部中的矽膠填充物爆裂變質。

根據英國《太陽報》報導,伯明罕一名叫作的莎拉沃爾(Sarah Wall)的女子由於過去曾罹患乳癌,因此雙乳皆動過切除及隆乳手術,在胸部中植入矽膠,然而某次左胸口被蚊子叮咬了一口,不料幾個星期後蚊子叮咬的傷口竟開始腫脹發黑,甚至流出近500c.c的膿,讓驚恐的沃爾急忙前往醫院檢查。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沃爾胸部的矽膠袋已破裂,因此幫她將左胸的膿液與矽膠袋取出,造成患者胸部成現一邊A、一邊F的大小奶窘境。

醫師表示,蚊子的叮咬是不可能直接穿入矽膠內而導致破裂,最大的可能是因為蚊子叮咬的傷口未處理,讓傷口細菌感染後逐漸影響到植入物中的化學物質,而導致矽膠破裂的情況,更嚴重的狀況或許還有可能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因此呼籲民眾小傷口也要處理得當,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http://yahoo.top1health.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心障者三高問題嚴重 戒甜食多運動拚健康
Jan 13th 2013, 20:34

〔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三八四名心智障礙成人健檢發現,廿五歲至卅四歲的「三高」問題最嚴重,五十九%出現高血脂、五十六%BMI值過高、四十三%高血壓、四十四%有高血糖狀況。昨舉辦「健康走、愛長久」活動,創會董事長柴松林陪學員拚健康!

籃球國手鄭志龍、錢薇娟、羅興樑、李雲光組成「明星隊」與「智青隊」進行PK,以四比八輸給智青。中度智能障礙者小展苦練四年,三分球和跨下運球皆難不倒他。

卅五歲的阿奕為極重度智能障礙,父母認為「能吃就是福」,故無限量供應零食;阿奕常躺在床上吃掉一包餅乾,翻個身又吞掉一堆零食,結果,身高一八八公分的阿奕曾重達一一六公斤,膽固醇超標到二四○mg/dl,BMI值三○.六,超出理想限值廿四,另有高血壓症狀。營養師為他訂製營養便當,即一○○克的飯量、一五○克的青菜及一份半的肉類,外加每天三十分鐘的散步;兩年下來光是控制中餐,阿奕就甩掉六公斤。

阿奕六年來在企業進行資源回收,社工讓他上下樓梯增加活動量,且幫助他逐步「戒」甜食。阿奕昨天也參加健走,人高馬大相當醒目。

四歲的小廷罹患腦性麻痺合併極重度多重障礙,一年多前還不會走路,接受早療後能放手獨自走五、六步。昨天他穿著踝足支架、推著助行器,十分鐘內努力走完四圈。

四歲的小澄患有罕見的粒腺體疾病,肌肉無力、無法言語,戴呼吸器玩闖關遊戲,顯得超開心。小澄媽媽說,經過眼球、認知訓練一年,女兒現在會以「抓」和「推」表達喜歡或排斥。

第一社福崇愛發展中心主任周詩儀說,心智障礙者普遍沒有少吃、多運動的健康觀念,加上家長常以「食物」做為誘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導致過重情況普遍。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喘不過氣又心悸 更年期惹禍
Jan 14th 2013, 00:14


(健康醫療網/鄭人豪報導)婦女進入更年期後,身體機能就會漸漸退化,且因臨床症狀表現多,必要時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較為妥當;臨床上,曾有患者出現喘不過氣、心悸等現象,原以為是心臟病發作導致,經就醫後,戴上心臟監測器一整天,才發現原來是更年期惹禍。

更年期會使體內荷爾蒙下降,誘發許多症狀,但近5成女性有自行購買保健食品的習慣,僅1成6願意就醫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任蔡鴻德指出,像是月經紊亂、盜汗、熱潮紅等都為典型的症狀,尤其約每4位女性就有一位有陰道乾澀的困擾,加上部分婦女認知錯誤,導致症狀加劇。

更年期的保健食品中多以大豆異黃酮的異黃酮類成分為主,幫助女性補充天然荷爾蒙;不過,蔡鴻德主任表示,大豆異黃酮每日攝取量建議為70至80mg,若長期攝取過量,不但無法補足營養,甚至恐會導致內分泌失調。

每個人好發的更年期症狀較不同,加上高達7成5的女性對於保健食品正確攝取量認知錯誤,因此應避免相信坊間偏方或自行亂補;蔡鴻德說,臨床研究顯示,許多保健食品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黑芝麻等成分,療效有限,必要時仍需就醫診斷,正確選擇藥物治療,才能真正有效紓緩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關節針灸 須防細菌性關節炎
Jan 13th 2013, 16:22

振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朱唯廉表示,針灸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治療方式之一,有一定的價值,但不建議在關節處針刺,臨床上有患者因而引發細菌性關節炎,治療3~4個月後才痊癒。

朱唯廉醫師指出,關節腔原本是相對密閉的環境,關節液對細菌來說是一種絕佳養分,一旦發生感染,治療上頗為棘手;如果沒有嚴謹的消毒程序,在關節腔針刺的深度只要1公分左右,便有顯著的感染風險。

消毒程序嚴謹度,病人健康狀況或針刺操作技術都可能左右感染發生機率,醫師指出,臨床上因針具刺進關節腔引發感染的個案屢見不鮮。

細菌性關節炎是由於細菌侵入到關節內所引起,臨床表現可以因為病患的年齡、身體狀況、細菌的毒性、及被感染部位的組織狀況而有所差異。細菌性關節炎通常需要關節鏡灌洗、清創及引流,再持續以抗生素治療,才能改善。細菌性關節炎有可能因細菌經血液循環到達關節處;或因為不潔打針或針灸等器具侵入而引發。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接受臨床檢查時常發現關節腫脹且變形,觸壓會有疼痛甚至合併關節響聲,關節活動範圍減少甚至僵硬。有些發炎比較嚴重的會有關節積水,甚至無法行動的現象。骨頭邊緣不平整突起或增大。照X光可看到不對稱的關節間距變窄、骨刺、軟骨下的骨硬化和囊腫,甚至肢體歪斜。不少患者因關節疼痛而接受針灸,然而骨科醫師建議患者最好避免在關節處扎針。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忽視乳房攝影 檢查癌症恐為禍
Jan 13th 2013, 16:22

基隆市中正區三成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發現二六一人異常,進一步做乳房超音波等關病理追蹤,其中十一人確診為乳癌。

當公衛護士在邀請民眾做篩檢時,常聽到民眾說:「我的身體又沒怎樣,幹麻要做檢查?」若等發現身體有異狀進而就醫,除了需承受著生病身體的虛弱,又加上治療的不舒服,將會更加痛苦難過,這將是可以避免發生的。

衛生局說,早期的乳癌並不需要擔心,零期乳癌的存活率接近百分百,第一期的乳癌存活率也可高達九成以上。要健康不是口號,希望婦女朋友都能身體力行,懂得享受福利,才能擁有健康,比如:將乳房攝影當作生活例行事項,紀錄在記事本,或選定生日或特殊節日作為健康檢查日,為自己健康加分,藉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依衛生署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基隆市女性乳癌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二十一,高於全國每十萬人口死亡率十六,並為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中正區衛生所呼籲,四十五-六十九歲婦女每二年定期做一次乳房攝影檢查,更鼓勵婦女朋友快找親朋好友揪團共同參加,只要揪團滿20人來預約做檢查,就可安排將乳房攝影車開至社區定點服務,衛生所將專人聯絡安排社區中可放置乳攝之適當地點。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除舊佈新大掃除 3原則預防痠痛
Jan 14th 2013, 01:56

不到一個月後就是農曆新年,許多媽媽除了開始規劃年菜吃什麼,更要找時間進行大掃除,除舊佈新迎接新年,然而復健科醫師表示,大掃除過後總讓許多媽媽腰痠背痛,甚至痛到必須就醫,提醒務必注意3原則,預防「掃」出一堆病痛。


▲ 年度大掃除要把廚房、客廳、房間全部徹底清理,醫師提醒務必注意預防痠痛3原則,以免「掃」出一堆病痛。

北醫附醫復健科醫師賴建宏表示,這類年度大掃除可能會清理平時不會刻意去清的邊邊角角,用到平時少用的姿勢;再加上同一姿勢持續太久,都容易導致肌肉勞損而腰痠背痛,痠痛感還可能擴及手腕以及肩膀,甚至是急性的扭傷。要減少打掃造成的傷害,應注意下列原則:

姿勢要省力

以打掃為例,許多人為了撿東西或看清楚是否掃乾淨,往往是邊駝背邊清掃,一不小心就閃到腰。比較適當的做法,應該是盡量保持身體直立,要撿拾地上的東西或看地上是否掃不乾淨,最好走到腳邊,再直接蹲下去撿與看。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肥胖易招疾病 甚至導致不孕
Jan 14th 2013, 01:18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肥胖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影響行為、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甚至可能會使女性月經異常,且導致不孕;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林建華表示,體脂肪過多會使人體內分泌及荷爾蒙改變,若體重超標的婦女想要懷孕生子,建議應先減重較為妥當。

1名32歲女性,身高160公分,體重達99公斤,結婚多年卻遲遲無法順利懷孕,經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體脂肪過多,導致不排卵、月經紊亂等問題,才造成不孕;林建華醫師表示,患者雖下定決心減重,試過多種方法仍效果有限,最後透過微創手術,才順利瘦身,一年後成功懷孕。

微創手術能將胃縮減,減少患者吸收過多熱量,達到減重效果,這名患者經由微創手術的協助後,術後6個月就瘦下約20公斤;林建華醫師說,微創縮胃手術能幫助減重者達到快速減重的效果,但若想懷孕,建議仍以術後一年後較佳,避免影響胎兒吸收的營養不足。

肥胖是因攝取過多熱量,長期累積且儲存於體內所導致,許多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除了併有糖尿病,多出現月經異常、不孕等現象;林建華指出,減重成功不但能讓體內荷爾蒙恢復正常,也提高懷孕機會,更能有效降低好發疾病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定期檢查乳房 及早發現把握治療時機
Jan 14th 2013, 02:00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年約有50萬人死於乳癌,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病,在歐美國家,平均每四個女性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個罹患的是乳癌。2003年台灣的醫療統計報告發現乳癌位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四名。東方女性好發年齡多發生在40~50歲,西方女性多好發於30~40歲。母親或姐妹是乳癌患者、初潮(第一次月經)年齡小於12歲、超過55歲才停經、從未生育或超過35歲才生育、 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偏好高脂肪食物者、不餵母乳者都是乳癌高危險群。

乳癌是比較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一般人乳房有硬塊,往往羞於告人,又害怕切除乳房,而耽誤治癒機會。其實大部份的硬塊多是良性,而治療乳癌也不一定要失去整個乳房。 近年的臨床治療發現:乳癌的十年存活率平均達百分之六十,第一期乳癌治療後的存活率達百分之八十,零期乳癌治療後的存活率更接近百分之百,因此早期發現及治療非常重要。

目前為止,乳房X光攝影術仍是篩檢早期乳癌的主要檢查方式,也是其他乳房影像檢查之間比較的標竿。當前電腦斷層掃瞄用於乳癌篩檢效果不佳,而醫學超音波檢查與磁振造影和乳房攝影術相比,都只能算是輔助。

因此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年滿45-69歲女性每兩年接受免費乳房X光攝影,特別提醒大家關心自已以及身邊女性家屬、朋友的健康,不要忽略定期乳房攝影檢查的重要性,因而耽誤了治癒時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美流感拉警報慎行
Jan 13th 2013, 16:22

疾管局呼籲,美國流感疫情嚴重爆發,預計近期前往美國的民眾,應做好預防措施。疾管局表示,美國目前已經有四十七州通報流感疫情蔓延,有類似流感病症的就醫病患佔4.3%,而基準質為2.2%,並且有二十位兒童死於流感,並且根據美國流感住院監測網統計,這次流感季已經有3710人因流感住院,主要都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且流行病株為H3N2,約佔了八成。

疾管局解釋,雖然台灣也近入流感好發季節,但是流感疫情尚未爆發,主因是因為去年四月開始,台灣就有一波H3N2的流行,並且在六月底與七月初到達高峰,並且在去年十月開始,就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醫療機構人員、以及國小學童等高風險族群,執行流感疫苗公費施打,且疫苗病毒珠與H3N2吻合,都可能讓這次的流感季,台灣的疫情持續處於低點。

疾管局依舊提醒民眾,春節與寒假期間,台灣民眾習慣前往國內外各處旅遊,但除了美國以外,歐洲、中國北方、日本等國,都在流感疫情中,並且我國春節期間類流感的急診人數可能會上升,自今年一月一日起,公費疫苗擴大到五十歲至六十四歲具有慢性病之長者,符合資格者應盡快前往醫療院所施打,確保自身健康安全。

此外預防流感除了施打疫苗外,最好的方式就是勤洗手,各項研究都顯示,勤洗手能夠預防許多流行疾病,此外到人潮眾多的地方,應戴口罩避免流感病毒近入體內,若是出現類似流感狀,應立即就醫確認是否罹患流感,若是感染流感,應在家修養盡量少出入公共場合,比病毒傳染給他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突發心肌梗塞 心導管手術撿回一命
Jan 14th 2013, 03:22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桃園一名64歲婦人日前因胸悶產生呼吸困難,經消防人員即刻採取CPR,沿途不斷實施,經送往醫院急救,入院後並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婦人才順利逃離鬼門關。

敏盛醫院魏日華醫師表示,婦人送達醫院時已失去呼吸與意識,但院方始終不放棄救人之責,替婦人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救護人員與醫院的醫療團隊在黃金時間內攜手合作,才能即時成功地搶救婦人的生命。

魏日華醫師指出,心導管檢查發現,這名婦人最前端的左主幹分岔血栓阻塞,也就是『心肌梗塞』,當時64歲婦人在經歷半小時的實施心導管手術積極搶救下,完成了culotte支架術,終於讓她恢復了規則心跳,瞳孔對光線也出現了反應。

這名婦人獲救後非常感謝消防人員立即發現並即刻送醫,以及魏日華醫師「緊急心導管手術」搶救;她並表示,日夜溫差大,疾病的突發狀況也越來越多,保持身體溫暖、養成規律生活作息,才能避免受風寒、發生心肌梗塞等現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公衛防疫-都會區幼兒感染案例 新北居冠
Jan 13th 2013, 21:30

中國時報【李盛雯╱台北報導】

肺炎鏈球菌感染多好發於人口密集的都會區,人口愈密集,愈有可能發生。根據疾管局數據顯示,2012年全台5歲以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案例中,新北市以39例,遠超過台北(12例)、台中(23例)、高雄(12例),居都會之冠。

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現在中央和部分地方政府有針對高危險群以及1或2歲至5歲兒童免費施打1至2劑新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政策,可協助部分弱勢家庭預防家中寶貝感染肺炎鏈球菌。

不過這項政策並非建議小朋友等到2歲後再接種公費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事實上,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標準施打時程是從2個月大開始、完整施打4劑可以保護19A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小朋友感染的風險。國外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肺炎鏈球菌疫苗對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防護力可以達9成以上。

年節將至,正值感染高峰期來襲,年紀愈小的寶寶,免疫力愈低,感染後併發的症狀也愈嚴重。呂俊毅呼籲,人口密集的都會區如新北市、台北市,比非都會區更易造成肺炎鏈球菌感染;家中兒童人數較多的家庭,或上幼稚園托兒所的嬰幼兒,也比較容易感染肺炎鏈球菌;加上冬天經常緊閉門窗,大多時間都處在密閉空間裡,空氣不流通更增加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建議小朋友與家長都要養成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多洗手的好習慣。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美國H3N2流感流行 高危險群接種疫苗
Jan 14th 2013, 03:01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美國H3N2流感疫情正流行!我國疾病管制局密切關注美國H3N2流感疫情,美國目前有47州通報流感蔓延,全國門診類流感就診率為4.3%,已高於基準值2.2%,並已有20位兒童死於流感;另根據其流感住院監測網顯示,本流感季迄今已有3,710人因流感住院,主要影響的族群為65歲及其以上的老人。目前主要流行的以H3N2佔約八成、B型流感約兩成及少數的H1N1流感。本季由於流感疫苗株與世界各地流行病毒株吻合度相當高,保護力約六成二,呼籲高危險群患者、幼兒與預定寒假出國旅遊者應速接種流感疫苗以保護自己與最愛的人的健康。

疾管局表示,台灣近期雖已進入流感流行季,但流感疫情仍未開始流行,主因在去年四月開始台灣即已有一小波的H3N2流行,並在六月底七月初達到高峰,另去年十月即進行季節流感疫苗接種,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老人、機構對象、重大傷病、罕見疾病患者及幼兒)及高傳播群(國小學童)的接種情形良好,十月以來迄今每月通報的流感併發症未超過七例(本流感季迄今共278例)。近期急診的類流感就診率雖有些微上升,但目前台灣流行的呼吸道病毒主要為腺病毒,流感病毒陽性率僅約1%。

疾管局呼籲,寒假期間,國內外旅遊交流頻繁,除美國流感疫情正流行,歐洲、中國北方、日本等國亦均流行流感疫情,且我國在農曆春節期間急診的類流感人數亦有上升的可能趨勢。符合接種公費季節流感疫苗資格且有接種意願的民眾動作要快,以免向隅。公費疫苗自今年1月1日起開放50歲至64歲具有慢性病者之候補對象與目前原有計畫對象共同施打,至疫苗用罄為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美國流感蔓延 出遊打完疫苗再去
Jan 13th 2013, 20:34

〔自由時報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美國流感蔓延造成二十名兒童死亡、其中A型H3N2病毒最嚴重!台灣類流感病症則以腺病毒最多,農曆春節可能出現高峰!衛生署疾管局呼籲,寒假若計畫在國內外旅遊,老人小孩最好打完流感疫苗再去,尤其公費流感疫苗有限,要把握時間施打。

美國目前有四十七州流感大流行,全國門診類流感就診率為四.三%,往年平均值才二.二%,顯示今年疫情特別嚴重,其中以A型H3N2佔八成、B型流感約兩成,少數為A型H1N1,主要影響對象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光這一季已造成三千七百多位美國人因流感住院,其中更已有二十名兒童死於流感。

疾管局指出,由於上一季疫苗對H3N2保護力不佳,因此台灣去年四月開始就有一小波流行,並於六月底至七月初間達到高峰。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則表示,去年十二月中進入流感流行季後,近期急診的類流感就診率有些微上升,但台灣流行的呼吸道病毒主要是腺病毒,流感病毒陽性率僅約一%。

台灣類流感病症以腺病毒居多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腺病毒較容易侵犯眼結膜和扁桃腺,流感病毒則以發燒以及上呼吸道症狀為主,兩者不難區分。

周志浩分析,目前流感疫情在國內並未爆發,可能因為高危險群(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機構住民、重大傷病患、罕見疾病患、幼兒)及高傳播群(國小學童)接種流感疫苗情形良好,因此自去年十月迄今共兩百七十八例,平均每月通報流感併發症都不超過七例。

疾管局並指出,本季台灣流感疫苗株與世界各地流行病毒株吻合度相當高,疫苗有六成以上的保護力。目前除了美國流感疫情正流行,歐洲、中國北方、日本等國也都有流感疫情,我國歷年農曆春節期間急診的類流感人數也都有上升趨勢,建議國人度假前應接種流感疫苗。

周志浩並提醒,今年元月一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擴大對象,五十歲至六十四歲具有慢性病者也可以打,截至一月十一日為止,成人還有八萬多劑,兒童還有四萬多劑,呼籲符合施打公費流感疫苗資格的民眾儘快施打疫苗,以免向隅。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嬰患罕見心臟病 嘴手腳發黑
Jan 13th 2013, 05:06

家有先天性心臟病史的家長要小心囉!即使新生兒在產檢時沒有發現心臟疾病症狀,仍建議產後進行心臟超音波篩檢,早期診斷和治療。台中近日就有一名寶寶因黃疸住院照光治療,被發現嘴唇和四肢末稍有輕微發黑的現象,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少見且複雜的心臟病「全肺靜脈回流異常」,所幸及時開刀治療,才避免早夭。


▲ 徐宗正醫師提醒,寶寶若出現嘴唇、四肢指甲或全身發紺等症狀,有可能是心臟病所致,建議進一步安排心臟檢查。

台中光田綜合醫院兒童心臟科醫師徐宗正表示,該名寶寶從出生前產檢都正常,出生後也未出現異常症狀,但日前因黃疸症狀就醫時,意外發現孩子的血氧濃度為85%~90%,比正常數值95%至100%低,進一步安排心臟超音波等檢查後,才發現罹患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全肺靜脈回流異常」。

正常的血液循環中,全身的靜脈血液會經由肺動脈送至肺臟做氧氣交換,交換完成後,充滿氧氣的血會經由肺靜脈回流至左心房,並由左心室送往全身使用。而「全肺靜脈回流異常」的病人,因肺靜脈沒有與左心房相連接,含氧血沒辦法順利送至左心房,而與缺氧血混在一起,導致病嬰因缺氧而出現嘴唇和四肢指甲發黑的發紺症狀。


▲ 由心臟超音波可見小男嬰肺靜脈血液(橘色即血流方向)往左側流,未正確往右注入左心房。(圖片提供/光田醫院)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急診室爆滿 病人拒絕轉診
Jan 13th 2013, 05:54

急診轉診失靈系列報導3之1(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3日電)又濕又冷的天氣,各大醫院急診爆滿,病床、輪椅、擔架床,塞到走道擁擠不堪,但願意被轉到中小型醫院的病人,幾乎沒有。

「2、3個月才會碰到1個病人願意被轉診」,台灣急診醫學會副秘書長、國泰醫院急診主治醫師詹佳孟今天指出,因為病人已經急診做一些檢查、不想在小醫院住院、或原本就是院方的常年病患,不願意轉診到5分鐘車程外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台大醫院醫師也說,由於每天門診病患多達8000人,病人進了台大就不想出去,掛了急診就想住進台大病床,任憑醫師怎麼勸,就是不願意轉到與台大合作的另一家市立聯合醫院,所以急診病人每天滿坑滿谷。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理事長、新光醫院急診主治醫師張志華說,中小型醫院急診病人想轉到大醫院,大醫院之間互相轉診病患,不論醫院彼此電話怎麼聯繫,答案永遠都是「沒有病床」,尤其最近大醫院急診病患多到「很恐怖」,醫護人員有8隻手都不夠用。

張志華說,輕症病患往往最早掛急診,占了急診病床,接著重症病患、慢性老人家沒有病床可躺,改坐輪椅,救護車送來的傷患無床可躺,只好占用救護車公司的擔架床,再晚一步的病人,將就坐在候診椅上掛點滴,偶而會有街友進來躺在地上避寒過夜,整個急診室看起來就像災難現場。

多位急診醫師表示,2到3天是個關鍵期,病人在急診等了2到3天,如果還是等不到病床,再也受不了,就會辦理自動出院,非常少數病人會接受轉診。有的病人非常堅決,寧可在急診等待一星期以上,也不願意降轉到中小型醫院。

醫生和病人也會顧慮急診轉診可能衍生醫療糾紛,張志華舉例,假如病人在急診被診斷為敗血症,好不容易同意轉診,後來病情惡化,病人很容易將矛頭指向一開始的急診醫院,怪罪處理不當,不會想到病程變化或其他因素。

天氣愈冷,急診病患愈多,根據中央健保局、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相關統計,冬季急診三大類病患,分別心血管疾病、腸胃道疾病、呼吸道疾病。

在春節長假期間,醫院休診,病患湧入急診,光是急診腹瀉病患就可能多達20萬人,感冒人數也差不多。今年春節長達9天,各大醫院認為,急診負荷沉重,病人可能淪為醫療難民。1020113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轉診作業麻煩 找不到空床
Jan 13th 2013, 06:04

急診轉診失靈系列報導3之2(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3日電)衛生署提升急診品質,請大醫院互通有無,實際運作卻發現,病床資訊不透明,鍵轉診資料時間比看急診還久,醫病都覺不方便。

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今天指出,衛生署提出急診品質提升方案,目的是緩解大醫院急診壅塞、中小型醫院門可羅雀現象,具體作法是透過資訊交換,建置急診登錄資料,以便基地醫院與網絡醫院的雙向轉診,分流急診病患。

這項方案立意良善,然而擺在急診現場,多了一台電腦,卻讓部分醫院發現事情變得更多,病人沒有減少,急診醫護還是忙得團團轉。

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理事長、新光醫院急診主治醫師張志華說,光是轉診1個病人,填寫7、8張表格,這不包括打一推電話協調轉診,另外向病人家屬說明病情,病家還不情願轉診。

張志華說,轉診登錄作業要花到30到40分鐘時間填表格,連繫電話一來一往,以及說明病情,總共會花上1小時,足夠讓急診醫護直接照顧急診病人,就算衛生署提供300元的作業費用,仍然沒有足夠的誘因促使轉診成功。

「重點是我們也不知道哪家醫院有病床」,他表示,醫院都依規定向地方衛生局通報每日急診人數,卻看不到別家醫院空床資訊,急診連繫別家醫院能否收住轉診病人,常被抱怨「你為什麼要把病人轉來」,這對真正需要的病人也不公平。

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鄭守夏指出,在醫療成本考量下,醫院控管門診,碰到相同的疾病,門診傾向收住病情較輕的病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病人跑去掛急診,想辦法從急診室住院,這也是大醫院急診爆滿的原因之一。

鄭守夏說,台大醫院本院和台大金山分院試辦「論人計酬」健保支付制度,簡單來說,就是都掛著台大醫院的招牌,把病人留在金山,接受金山分院的照顧,但是也要保證當病人有急重症轉診需要時,台大醫院有空床能夠轉入病患。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曾表示,如果病人都擠到台大醫院,10個台大醫院也不夠,鄭守夏也認為,必須要有個新的健保支付制度,以及急診醫療的全新思維。否則20年都解不開的大醫院急診壅塞難題,永遠是個死結。1020113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