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屈公病境外移入今年首例 赴東南亞必防蚊
Jan 16th 2013, 01:4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2.yimg.com/bt/api/res/1.2/zMsP7hzVfNRgmp.dVUyn0Q--/YXBwaWQ9eW5ld3M7cT04NTt3PTMxMA--/http%3A//healthnews.com.tw/upload/1358248849812074101.jpg&width=310)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寒假計畫赴東南亞旅遊的民眾注意了!衛生署疾管局公佈上週出現今年首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一名26歲女性印尼籍外勞,在入境台灣時,在機場因發燒篩檢異常,被發現感染屈公病。因屈公病的傳染途徑與登革熱相近,症狀嚴重者可能致死,疾管局提醒民眾若去東南亞旅遊,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疾管局表示,該名印尼籍女性外勞入境台灣時,於機場因發燒篩檢異常後採檢送驗,確認為感染屈公病,目前已康復。
據疾管局資料顯示,屈公病是經由受屈公病病毒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的病毒性疾病,症狀多為發燒、頭痛、疲勞、噁心、嘔吐、肌痛、出疹及關節痛,與登革熱症狀極為類似,一般症狀會持續幾天到2週。與登革熱不同的是,部分感染屈公病個案會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則關節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或數月。
疾管局呼籲,寒假期間民眾若去東南亞旅遊、探親,需注意東南亞全年皆有登革熱及屈公病流行,因此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的防蚊劑。回國後如有發燒、頭痛、出疹、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等相關資訊,以利醫師診療及通報。
此外,疾管局公布上週登革熱疫情,新增3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分別為台南市東區10歲男學生、台南市中西區78歲老翁,以及高雄市鳳山區54歲女性,目前皆已康復出院。另新增4例境外移入、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本土病例分布於台南市及高雄市各3例。該局呼籲民眾仍須持續清除孳生源,避免疫情流行跨冬。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29歲罹腸癌 家族史者應做大腸鏡
Jan 16th 2013, 03:46
家族中若有親人罹患大腸癌,最好提前做大腸鏡檢查,看看有沒有容易癌化的腺性瘜肉。一名29歲的年輕男子,因為持續3天腹瀉、出現血便而就醫,大腸鏡檢查診斷出罹患第二期大腸癌,醫師詢問發現,男子家族中有3人曾罹患大腸癌,屬於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
▲ 年輕人也要防大腸癌,尤其家族中若有親人罹患大腸癌,最好提前做大腸鏡檢查,看看有沒有容易癌化的腺性瘜肉。
新光醫院健檢中心內視鏡室主任劉玉華表示,這名年輕男子是外籍美語教師,因腹瀉3天且腹痛、血便,去腸胃科診所就醫沒改善,後來到醫院住院進行大腸鏡檢查,切片確診為腺癌第2期,經安排手術切除,復原狀況良好。
劉玉華醫師表示,大腸癌多由腺瘤性瘜肉發展而成,腺性瘜肉發生癌化情形與瘜肉大小及形狀有關,根據統計,大於2公分有超過30% 惡性變化的可能性,一般腺性瘜肉產生癌化的機會則為5-10%。
至於有家族大腸瘜肉症家族的病人,發生癌變的可能性高達100%,以這名男子為例,他的祖父、外婆那一輩高達3人罹患大腸癌,的確比一般人容易產生腺瘤性瘜肉,也有較高機率演變成腸癌。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流感疫情三年新低 預估農曆年達高峰
Jan 16th 2013, 02:40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1.yimg.com/bt/api/res/1.2/sOuTK.P2cj9F0ADPzdbK.w--/YXBwaWQ9eW5ld3M7cT04NTt3PTMxMA--/http%3A//healthnews.com.tw/upload/1358254207098967966.jpg&width=310)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流感疫情目前處於低點,最近一週流感病毒陽性率,呈現近三年同期新低;類流感急診、門診就診率,及相關死亡通報數,也較去年同期低。但疾管局預估,流感流行季的類流感急診人數,將於農曆春節達到高峰!
根據疾管局所公布的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最近一週社區179位類流感病人中,只檢出2例H3N2流感病毒陽性(1.1%),較近三年同期流感病毒陽性率低許多(近三年分別為22.4%、14.1%、51.4%);而近一週類流感急診、門診就診率分別為9.50%、1.18%,也比前一年度流感季同期就診率19.40%、2.52%低;至於近一週死亡通報中,死因與肺炎或流感相關者282人,較前一年度同期328人低。
本流感季截至今年1月14日,累計共279名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其中25人死亡;而前一年度流感季同期則有680名確定病例,其中72人死亡。
疾管局表示,為因應預估的農曆年流感流行高峰,去年12月1日已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克流感、瑞樂沙)的適用對象,增加「高燒持續48小時之類流感患者」及「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兩類。並即將完成類流感特別門診開設規劃,必要時將啟動開設。
疾管局指出,目前北半球溫帶地區流感疫情持續升高,流行的流感病毒以H3N2為主,而今年施打的公費流感疫苗即有納入該型別病毒株。但仍須注意H3N2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幼兒、老人及有心肺或代謝疾病等慢性病民眾應特別防範。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疑似感冒症狀 竟是鼻竇炎導致失明
Jan 16th 2013, 04:30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79歲的許姓病患,罹患糖尿病逾30年,因血糖控制不良,身體極度不適、頭昏,導致右眼腫起、鼻涕變多,再一日患者右眼已無法左右轉動,且水腫使眼睛無法張開,視力急速惡化、劇烈頭痛、右臉部麻痺,會診眼科後,進行磁振造影掃描,發現是鼻竇炎、海綿竇栓塞發炎所造成的,雖救回一命,但右眼已近失明。
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忠雄表示,病罹患輕微鼻竇炎,平常就有喉嚨有痰、鼻子不適等症狀,但都認為是年紀大的關係而忽視,近日又因糖尿病控制不良產生併發症,才會造成眼部嚴重感染,導致接近失明的狀況。
陳忠雄表示,鼻竇炎的發生,是因為臉部骨骼中的空腔黏膜產生腫脹及發炎現象,細菌、病毒、過敏都可能是病因。現在的鼻竇炎手術採用內視鏡方式進行,較傳統手術方式,不僅降低病患不適的感覺,且術後的恢復期大幅縮短,讓病患盡快重回正常作息。
冬天氣溫低,感冒患者也比較多,如果感冒超過2星期都無法痊癒,又發現出現鼻子不適、鼻水倒流、痰多、嗅覺不好、臉部腫痛等症狀,不能輕忽,要及早就醫檢查;尤其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鼻竇炎的發生,因為也曾有病患因太晚就醫,造成嚴重併發症而導致喪命。
(圖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trottr.com/spot/4mPc/0/29m7) |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針灸非全身可行 錯施會要命
Jan 15th 2013, 16:10
針灸療法有禁忌,並不是全身上下都可以扎針。中醫師陳朝龍表示,臨床使用針灸治病相當普遍,但有些部位不宜扎針或施灸,否則輕者可能會不斷出血,重者可能會面臨死亡的風險。
中醫師陳朝龍指出,以禁針部位而言,扎針時應避免刺傷內臟,如果是針刺胸部、背部、腰部、腹部等地方穴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不可刺傷內臟,否則恐將出現氣胸等嚴重後果;扎針時應避免刺傷重要血管,對於人體重要血管附近的穴位,應注意針刺方向與深度,避免大幅度撚轉提插,以便預防刺傷血管,進而導致大出血或血管痙攣。
陳朝龍醫師舉例,扎針時應避免刺傷延髓,如針刺後項部的風府、啞門、風池、天柱等穴位時,一定要注意針刺方向與深度,以免刺傷延髓,進而引起劇烈頭痛、昏迷、休克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孕婦扎針有一些禁忌存在,如孕婦不宜針刺小腹部、腰部附近穴位,以及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活血通經穴位,以免造成流產。
幼兒囟門未完全閉合時,囟門部位的穴位不宜針刺;皮膚出現感染、潰瘍、瘢痕、腫瘤等部位,亦不宜針刺;古代文獻記載的禁刺穴位,譬如承泣穴位於眼眶內,因為血管豐富,針刺後容易引起出血,但現代針具較細,操作時小心謹慎,手法輕柔,不撚轉、提插,就不會引起出血。
以禁灸部位來說,人的顏面五官、陰部、大血管分佈、毛髮處等部位不宜直接使用灸法,另外,妊娠期婦女的腹部、腰部附近也不宜施灸。只要遵守禁忌,只用毫針刺激、艾火灸灼,最多皮膚只會稍有痛感或被灸處產生灸瘡,因此,針灸療法可說是安全療法。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trottr.com/spot/4mPc/0/29m9)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冷颼颼喝這粥就對了!防寒4食譜
Jan 16th 2013, 01:52
老年人在冬天最怕睡不好、穿不暖,每到寒流之際更是許多慢性疾病好發的時機,而要讓身體維持溫暖,除了衣物添加不可少之外,也可以吃些能幫助禦寒的粥品來補身益氣,身體自然也能從內暖起來。
▲ 老年人冬天寒冷易引發多種疾病,認識幾道防寒食譜讓身體保持溫暖。
1. 熱薑粥
生薑自古以來就是暖身助陽不可或缺之食物,且對健康也有很多好處,冬天多吃薑能促進血液循環,驅除體內風寒,用生薑煮粥更有幫助發汗養胃、散寒止嘔。
材料:生薑8克、大棗或蔥白2枚、米100克、適量鹽、麻油。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15%心肌梗塞患 天冷會猝死
Jan 15th 2013, 16:10
每次氣溫下降,因心肌梗塞急診、猝死的人就會增多。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表示,每當寒流、冷氣團籠罩,天氣變冷,心肌梗塞患者就會增加一到三成。平常大約四、五天才會有一個心肌梗塞患者,像前一波冷氣團來襲,一天就收四個心肌梗塞患者。
黃建龍醫師提醒,年長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患者,或有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病史患者都是心肌梗塞高風險群,天氣變冷時要特別注意保暖,早上最好不要太早出門運動,以免低溫對心臟、心血管造成刺激。
署立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郝文瑞表示,年長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以免得感冒、肺炎,進而誘發心肌梗塞。有抽菸習慣的人也最好能戒菸。
黃建龍醫師指出,根據統計,約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心肌梗塞患者到醫院前就已死亡。心肌梗塞典型症狀包括胸悶、胸痛,患者胸口像有石頭壓住一般,感覺喘不過氣來,有些患者除了胸悶、胸痛,還合併肩膀痛、下巴痛、冒冷汗、噁心嘔吐等症狀,更嚴重時,連背後也會痛。女性、年長患者、糖尿病患不見得都會出現胸悶、胸痛等典型症狀,有患者只感覺肚子痛、肚子怪怪的、不舒服,還以為是腸胃疾病,後來才發現是心肌梗塞。
郝文瑞醫師叮嚀,心肌梗塞高風險群如果出現胸悶、胸痛症狀持續二十分鐘以上沒有好轉,或症狀出現頻繁,短時間出現三次以上,就得趕快到醫院檢查、接受治療。
心肌梗塞黃金救治時間為十二小時。黃建龍醫師提醒,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十二小時內做心導管治療,盡快疏通血管,通常復原狀況都不錯。不過最重要的是,越早展開治療對病患越有利,年紀大、三高患者、有心臟病、心血管病史的人一旦發現有異常症狀,最好盡速就醫。
振興醫院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表示,冬天心肌梗塞患者有15%會猝死;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裝過心臟支架、做過心導管手術者都是高危險族群,應特別注意保暖,低溫不要外出運動,在家做做即可。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任陳適安定義「『心因性猝死高風險族群』,主要分先天與後天,先天以遺傳為主,凡家族中有發生猝死紀錄,本身又有頭暈或心電圖異常狀況者,都屬於先天高風險族群,同時此族群發生猝死年齡也相對較低;後天則是發生過心肌梗塞的病患。」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天冷喝冷飲 體質虛上加虛
Jan 15th 2013, 16:10
天冷季節照喝冷飲,體虛更嚴重。中醫師蕭善文指出,門診中就有一名20歲左右的女大學生,不只是夏天愛吃冰,就連這麼冷的寒冬,她也是照常要喝上2杯冰冷的飲料,導致脾胃虛寒,甚至生理期不順、疼痛。
中醫師蕭善文指出,這名妙齡女子平常就愛吃冰,即使是在這麼寒冷的冬天,也是每天要喝冰涼飲料;結果使得月經量越來越少不說,甚至月經來時,常有血塊排出,且疼痛異常。
蕭醫師強調,年輕女孩要改善生理痛,除了使用中藥治療之外,就一定要忌吃冰冷飲食,不止是冰、冰冷飲料,就連偏寒的蔬果,例如水梨、橘子、蘿蔔等,都應該要忌口,才能免於經痛之苦。
用中藥調理2至3個月,飲食與生活作息正常,來月經時就可以沒有血塊,也就能改善經痛的問題。
中藥治療方面;蕭善文說,體質虛寒、手腳冰冷者,可以使用延胡索與香附來止痛,並可加上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四物來活血養血,若是有便秘、長青春痘,可將熟地改為生地,則可以涼補。此外,喝熱巧克力、黑糖水等熱飲,其實也有輔助緩解經痛的效果,比喝冰冷飲料理想。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trottr.com/spot/4mPc/0/29m9)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冬天防感冒上身 睡飽就對了
Jan 15th 2013, 20:32
〔自由時報記者劉曉欣/二林報導〕冬天要如何防範感冒?彰基二林分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順昌表示,睡飽飽是增加抵抗力的黃金定律,如有發現感冒初期症狀,透過簡單的食療也能有效縮短感冒病程。
每年冬天全民就陷在感冒風暴中,不少人在寒流來襲時受寒,還來不及跟感冒說再見,卻又要迎接下一個寒流報到,不是感冒循環不已,就是病症一拖半個月都不會好,天天拿著衛生紙擤鼻涕。
張順昌指出,許多人感冒都是先有頭痛、流鼻水與鼻塞的症狀,中醫觀點認為這是風寒型的感冒,應用散寒溫熱的藥方,感冒患者很可能接著就出現鼻涕黃稠、喉嚨痛與咳嗽的情況,這時就要加入清熱的藥劑來對症下藥。
發現初期症狀 可試食療
不過,張順昌表示,對抗感冒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睡眠充足,因為自身良好的抵抗力才能遠離病痛,而發現有感冒初期症狀時,不妨可以採用食療試試看。
他指出,如果民眾有頭痛、流鼻水與鼻塞等症狀,可以考慮在粥裡加蔥白,用生薑加黑糖煮薑茶,或是沖泡紫蘇葉或是陳皮當成熱茶來喝,都有所幫助;如果是出現鼻涕黃稠、喉嚨痛與咳嗽情況,可以泡薄荷或是菊花茶來飲用,有解熱之效。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trottr.com/spot/4mPc/0/29m9) |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冬季注意保暖 可運用三九貼改善虛寒
Jan 15th 2013, 16:10
冬天寒冷往往增加猝死風險。中醫師翁瑞文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冬天寒邪盛行,而寒主收引,寒邪具有收縮、內斂、牽引等特性,會造成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或不良,一旦血管有硬化或阻塞等情況發生時,就容易增加猝死的風險。
翁醫師舉例,很多疾病都跟風寒有很大的關係,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氣喘、胃潰瘍、中風、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皆是,所以在風寒凜冽的冬季時節,患有上述疾病的病人更應該注意保暖,以避免受到風寒等外邪侵襲而誘發疾病。
翁瑞文醫師指出,保暖的方法可從增添衣物、改善體質等方式來著手,而中醫的三九天穴位敷貼療法剛好適合用來改善虛寒體質,所謂三九貼指的是在冬至之後,使用辛溫、祛寒等中藥材做成外敷藥物,敷貼在人體背部的特定穴位,這種療法可溫經散寒、促進血脈運行,有助提升人體免疫功能。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三九貼,有少數患有某些疾病或特別體質的人不適合進行敷貼,建議可由中醫師評估、診斷後來加以辨別適不適合接受三九天穴位敷貼療法。
在寒冷的冬天裡,民眾應避免讓身體受寒或食用寒涼飲料、冰品等食物,因為中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建議民眾可以在三餐飲食當中酌加蔥白、蒜頭、咖哩、薑母等食物,有助於溫暖身體。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trottr.com/spot/4mPc/0/29m9)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鈣化性筋膜炎 醫師:累積造成
Jan 15th 2013, 09:14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5日電)前總統陳水扁右肩鈣化性筋膜炎,長庚骨科主任葉文凌指出,這通常是慢性傷害累積造成發炎後鈣化,病程結束會好,也會復發。
台北榮總上午為前總統陳水扁進行右上臂超音波檢查,右肩關節發現「鈣化性筋膜炎」,不過這是舊傷,目前給予外用藥膏治療。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表示,鈣化是很硬的組織,肌肉內不應該有鈣化,但是鈣化的出現非1、2天會生成,是好幾個月累積的,發生原因主要是過去的舊傷引起的。
林口長庚醫師外傷骨科主任葉文凌表示,鈣化發生在肩關節處稱為「鈣化性筋膜炎」,發生在足底則是「鈣化性足底肌膜炎」、發生在跟腱則是「鈣化性跟腱炎」。
葉文凌表示,「鈣化性筋膜炎」指在肩關節處,通常是有慢性傷害、體質、或因為工作性質引起的,久了會成為慢性發炎,發炎後會造成鈣化沉積,而因為一些小傷害或外力,而造成疼痛或劇烈發作。
葉文凌表示,一般而言等病程過了就好了,在急性期可透過熱敷及給予止痛藥治療,不過一段時間就可能會再復發,若要讓痛源消失則建議自費震波治療或關節鏡手術,將鈣化點切除。102011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trottr.com/spot/4mPc/0/29m7) |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少女滿頭白髮 疑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作祟
Jan 15th 2013, 09:43
彰化一名年僅十七歲的少女,滿頭白髮,有如七十歲老婦,必須染髮才敢出門,由於伴隨經期混亂,前往婦產科就醫;經專業醫師診療,懷疑少女基因可能異常,另外發現少女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醫師先對此一症候群進行治療,再觀察對恢復烏黑髮色是否有所幫助。(李河錫報導)
一般十七歲的少女,應該都擁有滿頭飄逸、烏黑亮麗的秀髮,然而彰化縣卻有位十七歲高中女學生,竟然是滿頭白髮、有如七十歲老婦,從十三歲、進入青春期後,原本烏黑頭髮就逐漸變白,必須染頭髮才敢出們,少女的媽媽則表示,娘家的小妹也相同,以為是家族性遺傳,不過因為少女已長期伴隨著經期亂,才會前往彰化博元婦產科醫院求診,醫院院長蔡鋒博則表示,經過初步診療,質疑少女某方面基因可能有所異常,才會造成「少女白」,不過也發現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才會造成三、四個月,甚至半年才有一次月經,將來可能還會引發不孕症,因此只能先行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改善月經不順的徵候,再觀察是否對恢復烏黑亮麗的頭髮也有所幫助。
蔡鋒博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在發育中的少女並非少見,約佔5%左右好發率,但合併滿頭白髮則是相當罕見,除了有計畫性的協助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之外,至於一頭白髮,則轉介給皮膚科與對基因有所研究的專業醫師,一起來幫忙!(攝影:李河錫)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trottr.com/spot/4mPc/0/29m7)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天冷就發作!乾癬性關節炎 女電話客服手指腫如「香腸」
Jan 15th 2013, 02:45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了,手腳也腫了,當心是乾癬合併關節炎!一名年輕的女性電話客服人員,入冬一來,不只皮膚出狀況,長出新的紅色斑塊、脫屑,雙手的中指及無名指關節,還開始腫痛,外觀狀似「香腸」一樣,其中一隻指頭關節還變形,一打字就嚴重疼痛,原來是乾癬性關節炎發作。醫師表示,冬天因乾癬求診者已多5成。
「夏天好好的,但每次一到冬天紅色斑塊都跑出來」、「屑屑多到好窘」、「頭皮好癢好癢」、「不只皮膚惡化,手指關節也腫痛,像香腸一樣」,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許仲瑤表示,氣溫下降,乾癬患者容易症狀惡化,今年入冬以來,求診患者就比夏季增加3至5成之多。
不少人誤以為乾癬是單純的皮膚病,但這一種複雜的全身免疫疾病,皮膚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常見的症狀還包括乾癬性關節炎、指甲病變、虹彩炎、腸道病變等,尤其,根據國際乾癬協會統計,約40%乾癬患者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
許仲瑤說,門診經驗,不少患者冬天發作時,一開始還誤以為是風濕,腫痛可能發生在手指、膝蓋、手肘、頸背部、肩膀、腳踝等處,往往腫的像「香腸」大,有人關節疼痛到無法打字、開門、扣扣子或拉拉鏈時很不方便,甚至拿筷子吃飯也得每吃一口、休息一下。
為什麼一到冬天就發作?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乾癬病灶有治療效果,而冬天皮膚接觸日照時間減少,乾癬症狀就容易復發,加上天氣乾燥、洗澡水溫度調高,也會使皮膚保濕能力變差,紅癢脫屑惡化。
許仲瑤提醒,乾癬患者如果作息不正常、睡不好,也會導致症狀加劇,尤其,歲末年終,尾牙、春酒、應酬一多,比較多機會喝酒或是食用含酒精的麻油雞、羊肉爐、燒酒雞、薑母鴨等,往往大啖美食的隔天,馬上發作。
乾癬目前沒有根治方法,但醫師強調,使用藥膏、口服藥、照光或針對發炎因子作用的生物製劑治療,症狀都可以明顯改善,並控制乾癬性關節炎的嚴重性,目前國內嚴重的乾癬患者也可申請健保給付施打生物製劑。
許仲瑤表示,乾癬患者冬季可使用溫和不刺激的油脂,如凡士林,可以避免皮膚乾裂和皮屑軟化、脫落,年關將近,更要避免熬夜,維持少油、少鹽、不菸、不酒的健康習慣,才不會惡化。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抗愛滋藥物上市 幹細胞助器官再生
Jan 15th 2013, 09:52
3.新型愛滋藥物Truvada審核通過
2012年7月時,美國食品暨藥物管制局(FDA)審核通過了Truvada為有效抵抗愛滋的藥物,經過臨床實驗階段證明,此藥物不僅能抵抗血液中的愛滋病毒,甚至在臨床實驗中顯示,每天定量服用並配合使用保險套的同性、雙性戀者,與受愛滋病毒感染的伴侶接觸後,感染風險下降42%。去年的研究則發現,另一半受愛滋感染的異性戀伴侶服用Truvada後,感染風險也降低75%。
▲ 愛滋進入有藥可預防的新里程碑,可說是一大醫學突破。(圖片/取材自美國《時代》雜誌)
然而此藥物上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某些公共衛生的學者認為允許此藥的合法性,將會助長不安全性行為的發生,人們也將誤以為有了預防的管道就能不用謹慎對待愛滋病。
4.幹細胞技術熟成 實驗室生成人工氣管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乾癬是全身病 患者易看錯科
Jan 15th 2013, 09:14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5日電)1名病患胸前疼痛,骨科和胸腔診斷非癌症,直到皮膚科指點門路,才知是乾癬的筋膜病變;醫師說,乾癬不只是皮膚難看的病。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許仲瑤今天指出,乾癬是複雜的全身免疫性發炎疾病,皮膚紅斑、脫皮、掉屑、指甲病變,只是冰山一角,大約7%到30%的患者會合併關節炎,疼痛部位會改變,有的患者會有腳跟痛、足底筋膜炎等筋膜病變,不時有病患被誤診為濕疹、退化性關節炎等
在許仲瑤的病患中,有1名患者是左右胸壁腫痛,骨科診斷沒有骨折,再到胸腔內科診斷不是肺癌,由於患者身上有紅點紅斑,許仲瑤認為是乾癬的筋膜病變,患者找錯醫師看錯病,應該去風濕免疫科檢查免疫功能。
64歲的退休公務員楊先生今天說,他在2011年確診乾癬,深深覺得「看對醫師吃對藥」是他最大的福氣,在此之前的5年,他的小腿先是長出點點紅斑,再蔓延到前身和背部出現一塊塊紅皮,其他醫師總是給止癢藥膏,等到出現關節痛時,還以為關節退化。
楊先生原打算退休遊山玩水享清福,然而乾癬讓他不敢出門,也放棄喜愛的運動,「我怕去泳池,別人會嚇得爬出來」;直到接受系統性的全身治療,使用生物製劑控制發炎,乾癬只在皮膚留下一些色素沉澱,這才敢穿上短袖,一圓全家出國旅遊的夢想。
許仲瑤說,乾癬不只是皮膚的疾病,患者容易有「共病」現象,亦即同時罹患心血管疾病、淋巴癌、發炎性腸道疾病、憂鬱症的比率,都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所以患者在治療皮膚症狀時,也要評估心血管疾病等共病因子,最好不抽菸且滴酒不沾,維持良好飲食運動習慣,照顧全身。102011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trottr.com/spot/4mPc/0/29m7) |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乾癬誤診拖10年 關節炎痛到無法入眠
Jan 15th 2013, 11:26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1.yimg.com/bt/api/res/1.2/a8sCKvOBAKb.zZvXtqs15g--/YXBwaWQ9eW5ld3M7cT04NTt3PTMxMA--/http%3A//healthnews.com.tw/upload/1358244393560864657.jpg&width=310)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現年64歲的楊先生,自12年前兩側小腿開始出現紅色斑塊,蔓延至前身及背部,皮膚科醫生當成普通的皮膚疾病治療,只開一般的止癢藥膏。5年後,楊先生開始全身關節疼痛,更曾長達2-3個月夜晚痛到無法入眠,跑遍各科均無法減輕疼痛,直到症狀出現10年後才確診為乾癬,並合併乾癬性關節炎。
收治楊先生的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許仲瑤表示,由於楊先生口服藥物控制效果不佳,經評估改用生物製劑,注射半年後,楊先生的乾癬性關節炎症狀減輕許多,且乾癬的皮膚症狀也在治療的2-3個月後不再發癢,斑塊逐漸縮小、淡化。楊先生長達10年因全身斑塊不敢穿短袖短褲、無法從事熱愛的網球活動,終於在發病10年後重拾以往生活。
許仲瑤醫師指出,許多人認為乾癬是單純的皮膚病,其實乾癬屬全身性發炎疾病,皮膚問題只是其中之一。根據國際乾癬學會統計,約有40%乾癬患者可能出現乾癬性關節炎、指甲病變等共病症狀,其中約7%嚴重的乾癬患者,常見於皮膚症狀發作10年後開始出現乾癬性關節炎。
關節腫痛位置包括手指、膝蓋、手肘、頸背部、肩膀、腳踝等,部分患者在冬季發作時,會誤以為是風濕。症狀如關節痛、腫、熱,偶而腳趾手指腫的像香腸,背痛,或原本手痛幾天後轉移成膝蓋痛。
許仲瑤醫師提醒,有乾癬皮膚症狀者,可從日常生活幫自己評估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例如關節痛的程度是否影響工作能力或穿衣刷牙;活動不如從前自如,尤其早上最明顯,起床後僵硬長達2小時以上;每次休息後活動都需要幾分鐘;無法戴手錶、戒指。因為中重度乾癬患者,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的風險比輕度患者高,許醫師呼籲,乾癬患者應規律就醫、用藥,飲食切記滴酒不沾,並由醫師評估全面的照護。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每周3次速食 兒童過敏機率增4成
Jan 15th 2013, 04:02
漢堡、薯條、甜甜圈對小孩來說就如同人間美味,然而這些速食餐點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卻也不能忽視,在英國最新的一項研究調查中發現,孩童每周固定吃3次以上的速食,罹患氣喘過敏、濕疹的機率會比其他同齡小孩要高出將近4成(39%)。
▲ 若讓家中小孩每周吃3次以上的速食,過敏機率將增高近4成。
根據英國《BBC》報導,在全球50多國共50多萬名小孩的飲食習慣調查中發現,青少年、孩童一周吃3次或3次以上速食,患嚴重氣喘的機率增加了39%;而6~7歲的幼兒則增加了27%。然而,若是在平日飲食中有充份攝取水果,一周達到3份或以上,就能降低11%~14%的風險。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亞瑟(Innes Asher)教授與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威廉斯(Hywel Williams)教授發表於「胸腔期刊」(Thorax journal)的研究內容指出,若是此研究結果無誤,證實了速食產品與氣喘過敏之間的因果關係,速食會造成人體過敏現象,除了氣喘外還有濕疹與結膜炎等症狀,那麼將會對未來飲食消費型式產生重大衝擊。
一般來說,過敏兒對於雞蛋、牛奶、魚、貝類或蛋黃製品都要特別小心食用,而速食屬於精緻碳水化合物食品,又有高含量的油脂與蛋白質,本身就隱藏了許多潛在的過敏原,對於人體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來說,很有可能因長期食用而引發過敏。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10年新高 龍寶寶破23萬人
Jan 15th 2013, 08:00
為擺脫少子化陰霾,政府積極鼓勵生育出現好成果!根據內政部戶政司最新統計,去年龍年出生的嬰兒數,已突破23萬人,達到23萬4599人,創近10年新高,可望擺脫全球總生育率最低國家。
▲ 在龍年的推波助瀾下,台灣去年「龍寶寶」突破23萬,創10年新高。(圖片提供/宜蘭羅東醫院)
內政部戶政司陳子和科長表示,今年首度透過出生通報系統資料,及戶籍出生登記資料新增軟體兩者比對,確認在10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嬰兒達到23萬4599人,全年總生育率由99年0.895、100年1.065上升到101年1.265。
目前,101年出生的龍寶寶還有1萬1533人尚未辦理出生登記,呼籲申請人應儘速依據戶籍法規定,最慢於出生後60日內至戶政事務所辦理出生登記。至於102年1月13日到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代表「愛你一生又一生」的新人,計有937對,為去年每日平均結婚對數392對的2.39倍。
資料指出,台灣總生育率由99年0.895、100年1.065,回升到101年1.265,各國總生育率數字通常在3月份出爐,預計台灣將不是全球總生育率最低的國家。而這次龍年總嬰兒數突破23萬人,其中男多女達8359人,再創新紀錄。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冬季乾癬發作 患者增多三成
Jan 15th 2013, 08:32
冬季對乾癬患者來說特別難熬,由於冷風直吹使得皮膚乾燥、又缺乏可治療乾癬病灶的日曬,醫師估計與夏季門診量相比,冬季期間至少增加3成,提醒要避免症狀惡化,保養上要注意3原則:多保濕、避免刺激性的飲食、規律回診用藥。(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 冬季對乾癬患者來說特別難熬,由於冷風直吹使得皮膚乾燥、又缺乏可治療乾癬病灶的日曬,醫師估計與夏季門診量相比,冬季至少增加3成。(攝影/黃志文)
乾癬是一種複雜的全身免疫疾病,最顯而易見的是皮膚症狀,較常出現在頭皮、膝蓋、手肘、下背部、手指甲、腳趾甲與臉部。除了皮膚的問題,根據國際乾癬協會統計,約40%乾癬患者還伴隨乾癬性關節炎等合併症,關節腫痛位置包括手指、膝蓋、手肘、頸背部、肩膀、腳踝等。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醫師許仲瑤表示,雖然乾癬患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但冬季由於天氣乾燥、冷風吹襲,使皮膚保濕能力變差,進而惡化紅癢脫屑的情形;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乾癬病灶有治療效果,但冬季的日照時間較短;再加上冬季節日多,除了大啖美食、也容易狂歡熬夜,導致症狀惡化。
一名女性乾癬患者平時從事電話客服服務,入冬後皮膚症狀變惡化,由於不需要直接面對客戶,並不影響工作。但後來又發作乾癬性關節炎,雙手的中指與無名指關節出現腫痛,外觀狀似香腸,其中一隻指頭關節還變形,造成打字嚴重疼痛,她只好請假就醫。這類症狀發作的乾癬患者,估計冬季比夏季至少增加3成。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
冬季乾癬病患暴增!進補恐加重病情
Jan 15th 2013, 07:11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明明還好好的,怎麼到了冬天全身又開始癢了起來!」根據統計,今年入冬以來,乾癬求診患者比夏季約增加3-5成。對此,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許仲瑤表示,夏季因為日照較長,陽光紫外線對乾癬有抑制作用,但到了冬天日照減少,乾癬便會趨向嚴重。此外,像是冬季進補的薑母鴨、燒酒雞吃多也會使症狀加重,因此她呼籲,乾癬患者除積極治療外,也要從日常生活做起改善症狀。
這裡癢那裏養,冬季還有什麼因素會導致症狀加重?許仲瑤解釋,冬季因天氣乾燥、冷風吹襲,及水溫過高的清潔,亦會使皮膚保濕能力變差,惡化紅癢脫屑情形。
還有,冬天節日較多,如耶誕、跨年等,部分患者若熬夜狂歡、參加派對,作息不正常、睡不好,也會導致症狀加劇。此外,乾癬患者並不適合菸、酒,但尾牙、春酒、應酬多,也有較多機會喝酒、或是食用含酒精的美食,如麻油雞、羊肉爐、燒酒雞、薑母鴨,大啖美食的隔天,便發現症狀惡化。
而乾癬除了會使皮膚外觀出現乾、癢、紅、腫、脫皮等現象之外,常見的共病症狀包括乾癬性關節炎、指甲病變等。中度及重度乾癬患者,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的風險,比輕度患者來得高。關節炎嚴重時,甚至連拿竹筷子都會覺得異常疼痛。
而許仲瑤醫師說,乾癬目前雖無根治方法,但已有許多可以妥善控制病情的治療方式,如外用藥膏、口服用藥、照光、甚至是生物製劑。另外,乾癬患者冬季要多注意皮膚保養,避免過熱的洗澡水,使用溫和不刺激的油脂,如凡士林,可避免皮膚乾裂,若出現皮屑也可幫助皮屑軟化,不致於容易脫落而困窘。若皮疹、班塊出現,不要去搔抓患部,以免延長病程。她更提醒,年關將近,避免熬夜,秉持少油少鹽不菸不酒的健康習慣,才是最棒的春節圍爐宴。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xel.quantserve.com/pixel/p-89EKCgBk8MZdE.gif&width=1&height=1)
|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trottr.com/spot/4mPc/0/29m9) |
|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