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最新生活資訊醫療衛生新聞 (10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生育旅遊風險高 慎選月子中心
Feb 3rd 2013, 00:54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洛杉磯特稿)儘管許多華人喜歡到美國待產、生子,但曾經發生過嬰兒在坐月子中心猝死的案件,生育旅遊帶來的風險其實也不小。

美國憲法保障只要在美國出生的小孩,就主動擁有美國籍,也帶動了生育旅遊(Birth Tourism)的風潮,尤其是兩岸華人,更是美國生育旅遊的大宗。

不過生育旅遊潛藏著不小的風險,律師鄧洪指出,他曾經接過一個案子,1名出生不久,還在坐月子中心照顧的嬰孩,被保母發現沒了呼吸,緊急送往醫院之後,還是回天乏術。

鄧洪說,根據警方當時的調查,嬰孩應該是噎死,可能是因為坐月子中心的保姆照顧多名嬰孩,在嬰孩吸奶後,忘了拍背,才導致憾事發生。

4度赴美產子的柳柳也說,慎選坐月子中心很重要,建議先打聽坐月子中心的風評。另外,柳柳也不諱言的說,老闆的國籍也很重要,有些坐月子中心除了必須的費用外,廚師、保姆都還會要求小費,如果不給,就會有明顯的差別待遇。

此外,還有一些不肖的坐月子中心會以代辦證件為由,要求產婦簽署文件,並藉此向美國政府申請醫療保險。

鄧洪說,依照規定,醫療保險的對象必須是居民,一般赴美生產的孕婦與嬰孩並不適用,過去就曾經有坐月子中心,以同一個住址為10多個產婦或嬰孩申請醫療補助,被查出後,簽名申請的產婦或嬰孩會被美國政府通緝,未來再入境美國時,也會被要求繳回醫療補助。

美國醫療費用高,由於赴美產子通常沒有保險,因此一旦有意外,支付的醫療費用是難以想像的高。在阿凱迪亞經營坐月子中心多年的謝太太就說,去年11月有1名香港孕婦到美國生產,產後出現問題,直到目前都還沒出院,衍生出來的醫療費用已經可能使這家人破產。1020203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遊走灰色地帶 月子中心惹議
Feb 3rd 2013, 00:54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洛杉磯特稿)隨著愈來愈多兩岸三地華人到美國生育旅遊,坐月子中心也應運而起,但由於部分坐月子中心違法經營,在美國引起許多爭議,但律師鄧洪認為,坐月子中心永遠都在灰色地帶。

去年11月,位在南加州奇諾崗(Chino Hills)的一處做為坐月子中心的豪宅,因為發生交通事故以及廢水處理過量,被檢舉違法經營,奇諾崗附近居民更組織成「別在奇諾崗」(Not In Chino Hills)聯盟,不斷聚眾抗議,誓言將坐月子中心掃出奇諾崗。

「別在奇諾崗」發起人密契爾(Rossana Mitchell)表示,那座豪宅位於住宅區,依規定不得從事商業行為,而且原本只有7房的豪宅,為了讓更多孕婦坐月子,還改建為17房,已經明顯違法。

在「別在奇諾崗」的舉報下,奇諾崗市府已下禁制令,而坐月子中心負責人決定將房子出售,但也因為奇諾崗事件,美國主流媒體開始重視坐月子中心的違法行為。

坐月子一向是華人的習俗,在美國並不存在,也沒有特別針對坐月子中心的法令,許多坐月子中心也因此在法律邊緣遊走。

鄧洪表示,目前法令只有規定,不能在住宅內從事商業行為,如果只是單純出租房間,讓孕婦待產或坐月子,即使租費偏高,政府也無從介入。

但坐月子中心仍有許多爭議,鄧洪指出,他曾經接過1個案例,有剛出生的嬰兒在坐月子中心死亡,但這牽涉到許多問題,包括保母的執照、坐月子中心的責任,有些城市允許保母服務,但對保母的要求也很高,例如健康檢查等。

鄧洪說,這類案件已有一定的歷史,只是最近才受到主流媒體的重視。但美國憲法保障在美國出生的小孩,修改的可能性很低,況且美國沒有針對坐月子中心的專門法案,坐月子中心永遠都在灰色地帶。

除此之外,雖然「別在奇諾崗」組織也找了華美協會背書,但仍有部分人士質疑「別在奇諾崗」的動機。

不願具名的人士就指出,發起人密契爾有意競選市議員,因此想透過「別在奇諾崗」活動造勢;甚至還有部分人士認為此舉具有種族歧視的意味,「既然美國憲法保障,為何獨挑華人居多的坐月子中心開刀?」1020203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藥膳進補過頭 青春痘恐加劇
Feb 3rd 2013, 00:34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秋冬季節因天氣乾燥,促使皮膚的油脂分泌減少,是治療青春痘的黃金時間,但許多民眾喜歡吃藥膳進補,恐會使症狀加劇;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主任吳清源指出,主要是因青春痘患者多為熱性體質,加上薑母鴨、羊肉爐等食材過於油膩,更易促使生長青春痘。
藥膳進補對於氣虛寒涼體質較有溫補功效,但青春痘患者若想透過中藥調理,最好諮詢專業醫師建議,針對個人體質去做進補較為妥當;吳清源主任表示,好發青春痘多與平時作息相關,像是失眠、熬夜、壓力等都可能會使症狀反覆發作。
主任吳清源進一步說明,除了應保持足夠睡眠外,其實部分30至40歲女性,在月經前後容易出現長青春痘的困擾,若有相關症狀的女性,可在月經前一週,透過中藥調整體質,有助於紓緩症狀。
青春痘患者平時就應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才能加速代謝,避免便秘;吳清源提醒,患者在臉部保養上也應多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洗面乳,且避免過度清潔,透過中藥調理身體機能,再配合適當皮膚護理,就能有效遏止生成青春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享福利不盡義務 錨嬰遭忌
Feb 3rd 2013, 00:54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洛杉磯特稿)愈來愈多華人選擇到美國產下「錨嬰」,雖然有憲法保障,但許多民眾對「錨嬰」只享福利、不盡義務卻頗多微詞,也讓「錨嬰」爭議浮上檯面。

「錨嬰」(anchor baby)一詞最早出現在1987年的「洛杉磯時報」,當時指的是來自越南的移民,原意是「年幼的移民者,未來能夠幫助仍在海外的家庭成員成為合法移民」,但當時用的是「anchor child」,指的是13到20歲的年輕移民。

直到1996年才正式出現「anchor baby」一詞,也逐漸延伸為父母均非美國公民,但在美國出生的小孩。只是不管是用哪一個名詞,都具有貶意。

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保障在美國出生的嬰孩擁有美國籍,可以享有公民的福利,但大多數的「錨嬰」都在出生後就返回自己的國家,直到需要就學時才又回到美國,也因此讓許多民眾對「錨嬰」只享福利、不盡義務相當反感。

抗議南加州奇諾崗坐月子中心的團體「別在奇諾崗」,在抗議坐月子中心時,也舉著「不要錨嬰」、「不出賣公民權」等標語。1名抗議人士就挑明著說,「錨嬰」只想享受美國的教育資源,卻沒有任何貢獻,家長也沒有繳稅,對正常的美國公民並不公平。

美國同樣採取義務教育,在中、小學階段,只要是公民,就可以享受幾近於免費的義務教育;而即使到大學階段,如果選擇就讀州立大學,也幾乎可以與一般美國公民享受本州學費的優惠,由於美國近來財政緊縮,對州立大學的補助愈來愈少,這些「錨嬰」依舊能夠享有福利,難免引起部分人士眼紅。

只是事實也並非這麼單純,律師鄧洪就說,目前到美國產子的國家中,以中國大陸最大宗,但一般來說,能到美國產子的大陸家庭,家境都在中上,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因此他們並非覬覦美國的福利,只是希望有個保障,或是讓小孩未來有好的前途。

鄧洪強調,這是長久以來的問題,不只是華人的問題,歐洲、南美移民同樣有這個情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們願意取得美國籍,也證明美國身分仍有價值,一旦有一天,大家都放棄綠卡、美國公民權,這才值得擔心。1020203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23歲男血便 揪出家族腸癌史
Feb 2nd 2013, 21:30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聽到自己有瘜肉,真得很驚訝!」廿三歲就讀大四的邱同學,去年和同學一起騎單車環島壯遊,途中意外發現血便,還以為是長途騎車摩擦坐墊引起的肛門破皮,但血便症狀持續一個月都沒改善,直到進行大腸鏡檢查,才發現腸道內竟有一顆兩公分大的瘜肉。

國內大腸癌發生人數高居所有癌症第一位,平均每四十二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呼籲民眾透過大腸癌篩檢,及早發現病灶,經檢查發現瘜肉的邱同學也現身說法。

邱同學說,住在學校宿舍的他生活作息還算正常,每天十二點多就寢,雖一天二餐外食,但平均每天也都有吃到兩個拳頭大小的蔬菜量,但因爺爺是大腸癌末期過世,加上課業繁忙、生活緊張、不太吃水果,研判瘜肉因此找上門。

這次追捕瘜肉活動共計有一一八九一位民眾報名,一一二二名接受大腸鏡檢查,其中六三八人追捕到瘜肉,其中九人罹患原位癌、廿五人罹患大腸癌;另廿一至四十歲的青壯年族群,發現瘜肉比例高達廿五.七%,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檢出瘜肉。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過年牙痛找不到醫 應在年前先做檢查
Feb 2nd 2013, 01:44

農曆春節是一年當中犯牙痛最難找醫師看診的期間,尤其是有人在過年前即使已經感到牙痛,但往往因為忙碌而先吞止痛藥救急。牙醫師指出,民眾年前牙齒如果有異狀,應趁放假前先做檢查和治療,避免過年期間牙痛壞了興致。(吳霈蓁報導)

「牙痛不是病,但痛起來要人命」是一句形容牙痛相當貼切流行語,到底要怎麼才可以在過年期間開心過年,牙痛不惱人?

牙醫師公會理事后秉仁表示,春節連假想要找牙醫看診並不容易,加上假期期間可能熬夜、狂歡、拜訪、作息不正常等狀況,讓身體根本沒有有辦法好好休息,累積的牙齒問題有可能趁機引發,包括因為蛀牙過深造成的神經疼痛,以及牙周病的問題,建議民眾在過年前應把握時間盡快做檢查或做相當程度的治療。

后秉仁說:「一種是蛀牙太深而造成的神經疼痛,另一種常見的是牙周病的問題,特別是中度以及重度的牙周病的病人,牙床骨破壞缺損比較嚴重的人,都有可能因為這段時間內大家比較忙、睡眠時間也少,而乎略了口腔衛生及良好的刷牙習慣,這時往往累積到一個相當程度之後,身體抵抗力也降低的時候,他就整個就發作起來。」

另外,醫師也提醒,過年期間大量吃一些較堅韌又有嚼勁的食物,像是堅果、魷魚絲、牛軋糖等,可能會造成牙齒斷裂,過年期間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生活作息儘量正常不熬夜,才能開心過好年。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後座沒繫安全帶婦人頸椎椎間盤破裂
Feb 2nd 2013, 03:33

後座乘客依規定必須繫安全帶,而台中慈濟醫院就有一個案例,住台中市的洪太太搭同事便車,坐後座沒繫安全帶,碰上緊急剎車,導致頸椎椎間盤破裂,痛到掛急診,她形容「連掃到醫護人員的衣角,都痛得受不了。」(張文祿報導)

洪太太是年近五十的上班族,搭同事便車走快速道路回家,坐在後座的她,忘了繫安全帶,突然一個緊急剎車,她硬生生撞上前座頭枕,再向後快速晃動。「當下四肢頸部、頸背部一陣麻,手開始刺痛,後背部、腿部的麻退了之後,手仍持續一陣陣刺痛。」她說,當時心裡知道不對勁,拜託同事立刻轉往台中慈濟醫院掛急診,沿路上,後背、後腿跟雙手仍持續又刺又麻。神經外科楊道杰醫師表示,洪太太第4-5與5-6節的頸椎椎間盤破裂,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脊髓神經,以致雙手麻木、疼痛難當、肌力下降。

楊道杰醫師先給予高單位類固醇治療脊髓損傷,並安排人工椎間籠與骨頭的融合手術,症狀才減輕。洪太太說,以後再也不敢不繫安全帶了。

楊道杰醫師表示,如果不幸是發生在高位,頸椎的第1到第4節脊髓損傷,往往連呼吸都有困難,嚴重的話還可能因此四肢癱瘓。因此,乘車還是要依規定繫安全帶,以防萬一。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大腸癌年輕化 3原則甩開癌化瘜肉
Feb 2nd 2013, 06:26

大腸癌近年屢佔十大癌症首位,據統計,每42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且年齡有不斷下降趨勢。醫師指出,國人飲食習慣西化、作息不正常,讓大腸內容易增生具有癌化風險的線瘤性瘜肉,透過預防篩檢、正確飲食與規律運動3個原則,便能有效避免瘜肉,防治大腸癌上身。


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高油高鈉容易導致大腸增生易癌化的腺瘤性瘜肉。/>▲ 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高油高鈉容易導致大腸增生易癌化的腺瘤性瘜肉。

【腺瘤性瘜肉 90%演變成大腸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陳建信表示,基金會在國健局的指導下,特別舉辦「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預防腸癌宣導活動,其中有1122位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後,638位民眾成功地追捕到瘜肉,而21~40歲的年輕族群,成功追捕瘜肉的的比例高達25.87%,不得不承認過去較易被忽略的年輕族群,得到瘜肉的比例逐年趨高。

陳建信醫師強調,其中腺瘤性瘜肉為最常見的腸內新生瘜肉,且與腸癌之關係較密切,百分之90以上的大腸癌是經由大腸腺瘤性瘜肉,經過10~30年的惡性演變而來,少數的大腸腺癌可能直接經由黏膜細胞的惡性化,並直接發展為大腸癌,提早預防非常重要。呼籲民眾養成定期篩檢、正確飲食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只是爬山後喘氣不止 竟患肺腺癌末期
Feb 2nd 2013, 06:16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肺腺癌早期幾乎沒症狀,民眾別忽略健康檢查的重要性!一名64歲的曾先生是個登山愛好者,每次爬山都是第一個登頂,就連年輕人也跟不上他的腳步。卻不料去年六月一次爬山時,才走幾步路就很喘還不斷地乾咳,喘到身子都站不起來,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竟然是肺腺癌第四期。

林新醫院胸腔內科湯榮興主任表示,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曾先生左側肺部已白茫茫一片,肺積水已相當嚴重,當下引流出肺積水3000cc。進一步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上肺葉有一顆3.7公分大的腫瘤,且有淋巴腺轉移,切片檢查病理報告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

湯榮興說,經過腫瘤治療討論會,採7週35次的放射線治療合併標靶治療,三個月後電腦斷層顯示腫瘤縮小至2~3公分,肋膜積水的現象也改善,穩定控制住病情,並且沒有繼續惡化的跡象。曾先生現在仍每天外出做運動,採取清淡的飲食,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放鬆心情樂觀面對,拒絕來自四面八方的偏方或另類療法,是曾先生的抗癌之道。

湯榮興指出,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當有咳嗽、咳痰帶血、胸痛、呼吸困難、頭痛等症狀時,近8成已經是晚期的肺癌,多數已經轉移或擴散;樞機主教單國璽、薰衣草森林創辦人詹慧君診斷出肺腺癌時也都已是末期,呼籲民眾遠離危險因子外,應養成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包括照X光,若有抽菸習慣者,建議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早期肺癌越早被篩檢出,預後相對較佳。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遏止登革熱 大掃除別忘清除水容器
Feb 2nd 2013, 03:33

春節將近,許多民眾展開居家大掃除,衛生單位特別提醒,不要忘了清除積水容器、排除地面上或水溝積水,才能有效遏止登革熱病媒蚊孳生。

台東縣衛生局指出,年前大掃除時,請民眾務必落實家戶內外孳生源清除,清理不需要的容器,主動做好環境自我管理,尤其針對可能積水的地方要詳加檢查。此外,衛生局也提醒,寒假及春節連假期間,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或探親,或前往市場、年貨大街等人潮群聚場域,也要做好防蚊措施,最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必要時,可在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的防蚊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癌症不是老人病! 1/3可預防
Feb 2nd 2013, 10:58

最新的醫學觀念,國際抗癌聯盟發布最新數據,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而過去認為癌症是老人疾病,事實上,國人常見的大腸癌已經有年輕化趨勢,甚至有18歲年輕人罹癌,提醒民眾要定期檢查。

國際抗癌聯盟發布每年近800萬人死於癌症,但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尤其過去總認為癌症是老人疾病,事實上,以國人常見的大腸癌觀察,已經有年輕化趨勢,醫生臨床經驗遇過最年輕的例子就是18歲,提醒民眾,為了自己的健康把關,最好就是定期檢查,發現瘜肉儘早切除,避免大腸癌的發生,他是23歲還在念大四的邱同學,兩個月前才跟同學參加騎腳踏車環島,表面看起來就是個熱血健康青年,但是實際上,邱同學如廁卻出現血便的情形,原來是息肉,造成血便,好在他發現得早,不然嚴重就要變成大腸癌。

檢視他的飲食習慣,三餐有兩餐外食,而且青菜水果吃得少,醫生就說這也是大腸癌年輕化的主要原因,吃的高油炸太多紅肉,遇過最年輕就是18歲,高油炸,少纖維,大腸癌病患年齡愈來愈輕,如果不想要生病,那就聽醫生的話,定期篩檢、規律運動和攝取豐富蔬果,讓身體有個安心防護罩。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喉頭軟化壓胸 陸童來台重生
Feb 2nd 2013, 03:32

台灣重症醫療成績斐然,吸引不少境外病患越洋跨海來台求醫,日前就有一名來自廣州、罹患喉頭氣管軟化症的黃小弟弟,病狀嚴重已出現肺泡纖維化,因在大陸遍尋不到醫師治療,後來透過觀光醫療平台的轉介,找上國內專攻此症治療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宋文舉醫師,進行氣管支架手術,從檢查、手術到修復,僅在台停留19天就健康返回大陸,獲得新生命。


喉頭氣管軟化症是一種先天性喉部結構異常的疾病,必須進行氣管內放支架的手術。/>▲ 喉頭氣管軟化症是一種先天性喉部結構異常的疾病,必須進行氣管內放支架的手術。

喉頭氣管軟化症是一種先天性喉部結構異常的疾病,因喉部軟骨發育不成熟、局部喉部氣管組織支撐力不足,導致喉頭軟化,於吸氣時陷入呼吸道,產生類似鼻塞、打鼾的喘鳴聲。大多數罹患此病的寶寶因症狀輕微,不需要接受治療,但少數病童因呼吸道受壓迫、阻塞情況嚴重,容易有呼吸窘迫、換氣不足的現象,導致肺部功能低落,甚至會出現肺部纖維化的症狀。

目前治療嚴重性喉頭氣管軟化症的方式包括開胸手術、氣切方式和氣管支架手術。不過,開胸風險高、治療效果不定,氣切治療會讓病童無法說話,相較之下,以軟式支氣管鏡在病童氣管中放入支架,將塌陷的氣管撐起來,安全性高,改善肺部呼吸功能的成功率也較高,是治療此嚴重病症的最佳方式之一。

讓人讚嘆的是,全球能做這項手術的醫師極少,宋文舉醫師迄今至少累積50多個案例,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有不少病患慕名來台醫治,當中包括喧騰一時的四川馬比雪兒和香港「單肺寶寶」茵茵。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拒絕過敏發癢 慎選肥皂護膚
Feb 2nd 2013, 04:42

許多皮膚容易過敏與皮膚乾燥的人,在天冷或是季節交替時,往往使用一般肥皂洗手、洗臉或洗澡,加上使用熱水清洗,於是產生搔癢感,甚至冒出紅疹。原因是肥皂將皮膚表面的油脂刮除,使得皮膚原有的防護力消失,而產生的過敏現象。目前已有使用天然植物精華成份的肥皂,提供容易有皮膚問題困擾的人,另一種新選擇。


使用天然植物精華成份的肥皂洗手,能減輕過敏的反應,是不錯的選擇。/>▲ 使用天然植物精華成份的肥皂洗手,能減輕過敏的反應,是不錯的選擇。

市售的香皂成分大多含有動物性脂肪酸、氫氧化鈉、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劑等,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接觸後,容易產生敏感的症狀,再加上一些錯誤的洗臉或洗澡方式,包括使用過熱的水、用力搓揉、頻繁去角質、次數過多等,就很容易出現不適的情況。

由日本專家從900種植物當中,精選出數十種成份加以調配而成三款「月光皂」,包括紅色、橙色與綠色,均各自含有不同的成份,以及對肌膚能提供不同的呵護。

「紅色月光皂」的成份包括有抗老化的蝦青素、有保護肌膚的月見草油、提供肌膚光澤滑嫩的月桃草萃取精華等,都是純天然的植物精華。此外,在中間的彎月中,加入了胺基酸和柔絲粉末,有助於增加肌膚潤滑感,適合一般肌膚使用。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大腸癌年輕化 3原則甩開癌化瘜肉
Feb 2nd 2013, 06:26

大腸癌近年屢佔十大癌症首位,據統計,每42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且年齡有不斷下降趨勢。醫師指出,國人飲食習慣西化、作息不正常,讓大腸內容易增生具有癌化風險的線瘤性瘜肉,透過預防篩檢、正確飲食與規律運動3個原則,便能有效避免瘜肉,防治大腸癌上身。


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高油高鈉容易導致大腸增生易癌化的腺瘤性瘜肉。/>▲ 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高油高鈉容易導致大腸增生易癌化的腺瘤性瘜肉。

【腺瘤性瘜肉 90%演變成大腸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陳建信表示,基金會在國健局的指導下,特別舉辦「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預防腸癌宣導活動,其中有1122位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後,638位民眾成功地追捕到瘜肉,而21~40歲的年輕族群,成功追捕瘜肉的的比例高達25.87%,不得不承認過去較易被忽略的年輕族群,得到瘜肉的比例逐年趨高。

陳建信醫師強調,其中腺瘤性瘜肉為最常見的腸內新生瘜肉,且與腸癌之關係較密切,百分之90以上的大腸癌是經由大腸腺瘤性瘜肉,經過10~30年的惡性演變而來,少數的大腸腺癌可能直接經由黏膜細胞的惡性化,並直接發展為大腸癌,提早預防非常重要。呼籲民眾養成定期篩檢、正確飲食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餐餐在外 男驗出2公分腸瘜肉
Feb 2nd 2013, 07:22

1位年僅23歲的邱同學,鑒於兩年前爺爺死於大腸癌,為求飲食清淡,午餐開始吃素,但都以外食自助餐為主,且不愛吃蔬果。日前與朋友相約騎腳踏車環島,在途中上廁所時,無意間發現自己有血便,原先以為是肛門破皮,直到環島結束症狀依然持續,就醫後才驗出1顆2公分大的腸瘜肉。


餐餐外食,高油加上缺乏蔬果,小心大腸瘜肉找上你!(攝影/黃志文)/>▲ 餐餐外食,高油加上缺乏蔬果,小心大腸瘜肉找上你!(攝影/黃志文)

據邱同學自述,平常認為自己的飲食、生活作息都相當正常,每天固定12點就寢,隔天8~9點起床;中午跟晚餐都出外用餐,早餐則以購買蘇打餅乾及巧克力牛奶為主,午餐也多選擇素食,知道自己驗出2公分大的腸瘜肉也相當驚訝。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則指出,邱同學餐餐外食,且最重要的早餐只以餅乾牛奶替代,而中餐雖然是素食,但是外面賣的素食多為高油,且邱同學通常是一碗素食麵裹腹,晚餐就是一般便當沒有額外補充水果,一天下來的蔬果攝取量是絕對不夠的,再加上本身就有家族史的邱同學,瘜肉沒有因此放過他,所幸及早發現摘除。

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建信提到,大腸直腸新生成的瘜肉當中,多屬於易癌化的腺瘤性瘜肉,如果不處理,未來極可能惡化成癌症。建議民眾平常要多多攝取蔬菜水果,盡量避免外食,且飲食最好以清淡為主,否則大腸瘜肉很快就會找上你!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流感和感冒的不同?醫:流感病毒可突變
Feb 2nd 2013, 08:00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般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主要差異是在引起症狀的病毒不同;由感冒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及冠狀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一年四季都有發生的可能,但仍以秋冬兩季為主,而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就稱為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流感好發季節在我們居住的北半球,約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間。

一般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兩者在臨床上引起的症狀相當類似,包括發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喉嚨痛及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但是流感較常引起老人、幼童或慢性病病人的嚴重合併症或死亡。

流感病毒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專家注意的原因,除了它可能引起人類嚴重疾病之外,最關鍵的是在於它能夠產生突變,具有出現全新種病毒的可能。其中以A型流感病毒具有極強的變異性,B 型次之,而C型流感病毒的抗原非常穩定。為了避免病毒在人類及動物間不斷傳播而出現跨物種間的突變,因此施打疫苗以便阻斷病毒的傳播已成為相當重要的步驟。

疫苗是將對人體無害的物質,如死菌、減毒的活菌、抗原或基因的片段注入人體,讓人體產生類似自然感染的效果,幫助免疫系統辨識與記憶,讓人體在面臨真的病原體入侵時,便能及時消滅病原、避免疾病的發生。但疫苗本身並非完全無害,所以當個體正罹患著進行性嚴重疾病、曾對該疫苗產生立即型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副作用者等都不適宜施打疫苗。

為了增加疫苗的效力,常在疫苗的有效成分之外添加佐劑;而為了延長疫苗的保存期限,也可能加入防腐劑;其中以硫柳汞因含有汞最為一般大眾所擔心;不過,在 2004 年學者專家審閱相關研究,並未發現含硫柳汞的疫苗與兒童發展遲緩有關。然我們也有不含此防腐成分的疫苗可供選擇。

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張純誠表示,就如同其他藥物可能產生過敏反應一般,施打疫苗之後的個體產生不良反應偶有所聞,希望社會大眾有基本認識,建議能配合政府政策接受疫苗的施打才能保護自己,並避免疾病的傳播,以維護全體國民的健康。

(資料來源:奇美電子報提供)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一女子疑吃柿子過量 導致胃藏大糞石
Feb 2nd 2013, 06:50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24歲陳姓女船員,非常愛吃柿子,日前於柿子產季時,吃了大量的柿子;由於最近因解黑便、胃部不適等症狀,至童綜合醫院求診,結果發現胃部有雞蛋大小糞石,引發胃出血;醫師懷疑,這名女子可能即是因為吃了過多的柿子,才導致胃中有顆如雞蛋般大小的糞石,所幸經內視鏡碎石治療後,已恢復正常。
童綜合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黃彼得表示,這名女病患是名長期在船上生活的船員,每逢年底柿子產季時,這名女子都會大量吃柿子,加上長期居於海上,水分及纖維質攝取不足,疑因而導致柿子部分物質遇到胃酸凝結成塊,逐漸堆積變大。
顯然這名女子是因嗜吃柿子,又加上長期飲食不均,才導致最近解黑便且胃部不適;黃彼得醫師指出,經胃鏡檢查發現,女子的胃內有1顆像雞蛋大小的糞石,並引發胃潰瘍出血,評估後採內視鏡碎石治療,把糞石碎成小塊後夾出清除,經2個月後回診檢查,胃部已無糞石蹤跡。
黃彼得醫師指出,糞石好發在腸胃蠕動不佳的老年人,少有這麼年輕的個案,尤其是胃腸功能不佳、糖尿病患者及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對柿子等單寧酸高、具黏稠性的食物,應淺嚐即止,一免一時逞口腹之慾,導致後悔莫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春節流感衝高峰 打疫苗自保
Feb 1st 2013, 20:28

〔自由時報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疾病管制局預估農曆春節期間,流感就診人數將達到高峰,但台東縣高危險群公費流感疫苗施打率偏低,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至今施打率尚未突破百分之五十,三歲至入學前的幼童也僅百分之卅四,衛生局呼籲,重症流感病情變化速度快,勿輕忽流感的嚴重性。

據統計,此次流感季節門、急診的類流感就診人數較前兩年低,寒假期間民眾旅遊頻繁,尚未感染或未接種流感疫苗的民眾有可能感染流感病毒,加上目前國際流行的流感病毒以易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的H3N2為主,幼兒、老人及心肺或代謝等慢性病的民眾須特別注意。

衛生局長盧道揚表示,施打流感疫苗有助預防感染流感,但公費流感疫苗去年十月開打至今,縣內施打率低,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僅百分之四十三點七,六個月以上至三歲嬰幼兒有百分之五十六,醫事人員達百分之七十二點六,僅國小學生施打率達八成。

身為小兒科醫師的盧道揚指出,可能部份家長對疫苗的安全性仍有疑慮,或台東天氣較為溫暖,讓民眾未感受到流感疫情,導致施打率低,但流感病毒適應力高,且易出現變異種,目前各醫療院所尚有疫苗可供施打。

衛生局疾管科建議,春節期間民眾從各地返鄉,若同一室內有人感染流感,應打開窗戶,增加空氣對流,並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即可減少感染流感的風險。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低鈉高鉀「得舒飲食」降血壓
Feb 1st 2013, 21:30

中國時報【諶悠文、邱俐穎╱綜合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一月卅一日發布新的指南,首度提出兒童每日鈉攝取量建議,並建議成年人每日鈉攝取量應低於兩千毫克,即食鹽攝取量應少於五克,而且每天應至少攝取三千五百一十毫克的鉀,希望有助於各國防治飲食相關的慢性病。

衛生署表示,國內現行成人鈉的每日建議攝食量為二四○○毫克、一到三歲幼兒為一四○○毫克,但國內並未針對鉀制定每日建議攝食標準,未來將進一步召開專家會議,依據國人攝食狀況進行研議,做適當的檢討、變更。

WHO向一百九十四個會員國建議指出,鈉攝取過量是造成血壓升高的因子,會增加罹患心臟病與中風風險。高血壓是全球人口死亡與身心障礙的頭號原因。

WHO將成年人的每日鈉攝取量,從兩千毫克下修為少於兩千毫克,此外還建議每天應至少攝取三千五百一十毫克的鉀。該組織也表示,「目前多數人的飲食攝取太多鈉,而鉀攝取不足。」兩歲以上(至十五歲)的兒童每日鈉攝取量,依體型、年齡與熱量需求而有所不同。

對於WHO新的飲食指南建議,國內營養師表示贊同,因低鈉、高鉀飲食其實就是多全穀、蔬果的「得舒飲食」(簡稱DASH),能減少高血壓藥劑量,延緩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但腎臟病患病並不適用。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低鈉、高鉀的飲食有利於增進血管的通透性,能保護心血管、降血壓,平時飲食多選擇全穀雜糧、紅肉改選白肉、吃堅果,另香蕉、金針菇、莧菜、菠菜、芭樂、奇異果、桂竹筍、空心菜等都是高鉀食物。

台北馬偕營養師趙強指出,高血壓的得舒飲食特色就是低鹽、多蔬果以及多全穀,成人平均一天要吃到九份蔬果,要避免蔬菜的鉀因烹煮流失,不妨多用快炒的方式。但腎臟病患恐因鉀無法代謝,造成心律不整,絕不可採得舒飲食。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春節體重狂上升?減肥藥須有字號
Feb 2nd 2013, 00:15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年關將近,民眾享用豐盛佳餚後,體重難免增加,部份民眾可能興起減肥的念頭,不過衛生署提醒民眾,勿隨意購買市面上之減肥藥,以免破財又傷身。

目前衛生署核准的減肥藥有「處方藥」與「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處方藥」須要經過醫師診斷,確有必要以藥物減肥時,才可依照處方劑量服用。而「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必須由專業人員如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下方可使用,民眾一般可至藥局或藥房取得,但應由藥師或藥劑生提供相關諮詢服務。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藥品尤其是「處方藥」更必須對症及適量使用才可治病。以衛生署核准之減肥藥為例,常見副作用即包括腸胃道不良反應:腹痛、脹氣、直腸疼痛、牙齒牙齦不適等。

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經衛生署核准的藥品會於標籤、仿單或包裝上標示許可證字號。藥品許可證字號,包括:衛署藥製字第XXXXXX號,衛署藥輸字第XXXXXX號,衛署成製字第XXXXXX號。

衛生署再次提醒民眾,配合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經由醫師處方選擇安全有效藥品,再加上耐心和毅力,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勻稱的身材。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