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醫療疾病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醫療疾病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醫療疾病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誘因不足 家醫制參與率低
Jan 20th 2013, 03:34

家庭醫師制專題2(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20日電)家庭醫師制上路逾10年,民團認為成效不彰應設退場制,醫界認為「誘因」不足。

家庭醫師制上路逾10年,診所參與率近24%,服務全國11%民眾,二代健保也以強化家庭責任醫師制為主。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家庭醫師整合計畫在每年都被檢討,不論從收案對象及參與率分析,家庭醫師計畫成效有限,基層醫療院所參與率低。

她說,對診所醫師而言,有加入與沒有加入所提供的服務沒有差,但是若參與計畫則需要增加不少行政程序,「很麻煩」。

滕西華說,有一些參與計畫的醫療群竟然在賣健康食品,健保局10年花100億元,建議健保局應審慎評估並訂出落日規定,幾年成效不彰時應有退場機制。

衛生署健保局主任秘書蔡淑鈴說,有無參與社區醫療家庭醫師的不同在於「責任」,沒有加入的醫師只有在患者約診的時間才有責任,而有加入的醫師是連患者沒約診看病的其他時間都有責任,兩者間具有長期關係。

蔡淑鈴說,普遍來說,國內的醫師不希望與患者建立長期關係,等到有病再看病就好,而家庭醫師制的精神是希望民眾得到「全人照護」,而非門診單次照護,因此參與醫療網的醫師需要提供24小時諮詢電話。

蔡淑鈴指出,全國有3/4診所醫師不希望有過多責任,然而病患的意願也沒有很積極,若病患有需要則醫師也會改變,由於病患沒有固定就醫習慣,需求市場直接影響供給市場,因此只有1/4醫師願意多扮演多一點的角色。

在給付的部分,健保局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林阿明表示,給付照顧社區醫療群內會員的醫師,個案管理費每年是新台幣250元,績效獎勵是550元。

衛生署前副署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李龍騰表示,「沒有誘因」,有加入與沒有加入間的差別在於,有加入的診所反而多了更多的程序、需填寫一些評核表,建議應簡化程序。

他說,健保局擔心的是醫學中心沒有門診收入的反彈,健保及醫療資源集中在大醫院,診所占不到1/3,與美國和加拿大相反,從長遠目標考量,家醫制可提供民眾健康與生活品質,制度面應改革,要有魄力。

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黃信彰表示,除民眾就醫習慣再教育外,衛生署也應落實分級醫療,及雙向轉診,小病診所看,醫學中心做急重症處理,讓呈倒三角形(醫學中心在上、診所在下)的醫療資源與使用率轉型成為正三角形,從「誘因」引導改革。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社區醫學部主任張震慶表示,美國家庭醫師制推的好是因為美國的幅員廣大,而且有強制的分級轉診制,若跳過家庭醫師到大醫院,則醫療費用是雙倍。

張震慶說,台灣就醫太便利,且沒有強制力因此執行效益有限,此外,也缺乏分級轉診制,不過家醫計畫是好的、是理想的,但需要的是醫師的熱心與改革,若沒有改革則再執行10年成果也是差不多。1020120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家居打掃達人 的頭像
    家居打掃達人

    小資購物商城-居家生活小家電 廚房家電用品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