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健康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健康頭條新聞的相關分析與意見。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干擾素治療的風險低 合併C肝腎友應及早就醫
Feb 1st 2013, 05:1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肝病一向被視為台灣的國病,罹患C型肝炎,除了會傷害肝臟組織外,還可能引發肝硬化、肝癌等合併症,甚至導致腎臟病變,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林志文醫師指出,洗腎患者及腎臟移植患者如感染C型肝炎,應重視治療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因為C型肝炎會產生腎絲球腎炎,容易造成洗腎及腎臟移植患者死亡及降低移植腎存活率,目前干擾素治療的風險低,所以建議尚在洗腎階段或腎臟移植前完成C型肝炎治療。

林醫師說明,C型肝炎引發腎臟病變的原因,可分為病毒感染直接引起的腎絲球腎炎以及肝臟衰竭後間接影響腎功能兩種。肝病所引發的腎絲球腎炎是病毒性腎炎的典型病變,其病毒侵入腎組織細胞,可能會出現膜性腎病變、血管炎及急性腎絲球腎炎以及α型球蛋白腎病變,而發生血尿、蛋白尿、及不同程度腎功能損害,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出現尿毒症;肝病患者肝臟衰竭後,腎功能也會間接受影響,林醫師表示,肝病患者隨著肝功能日益惡化,恐會造成腎臟血管收縮,促使腎臟循環異常導致腎功能受損,或是肝衰竭伴有腹水時,造成全身血管擴張,影響腎血管收縮,導致急性腎衰竭。

林醫師表示,治療C型肝炎可以降低洗腎患者腎臟移植前後,因慢性肝病所帶來的併發症,藉由清除病毒而使腎功能穩定,並能預防腎臟移植之後腎絲球腎炎的復發。林醫師進一步說明,若患者於腎臟移植後再使用干擾素治療C型肝炎,容易造成移植腎的急性排斥,所以一般會建議在腎臟移植之前先治療C型肝炎,且現今干擾素治療的風險低,治療效果佳,對病患是一大福音。

林醫師說明,C型肝炎的治療主要包括兩種藥物,長效型干擾素(Peginterferon)及雷巴威林(Ribavirin),此合併療法對於C型肝炎的治療效果最好。長效型干擾素治療為一周施打一次,固定劑量,治療時間為24至48週,視患者的治療反應及醫師的臨床建議而定。

林醫師表示,干擾素治療的風險低,呼籲合併C肝的腎友應要及早就醫,積極治療,以延緩腎臟疾病惡化,並提醒洗腎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也必須留意是否感染C型肝炎,以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C肝干擾素的治療過程中,因患者體質不同可能會出現感冒症狀或貧血的副作用,若有此情形,則應盡快告知醫師,可開立支持性藥物來緩解副作用狀況,提醒患者不用過度擔憂!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家居打掃達人 的頭像
    家居打掃達人

    小資購物商城-居家生活小家電 廚房家電用品

    家居打掃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